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白帝城二首·其二》
《登白帝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崖壁?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感。诗人站在白帝城上,眺望着四周的景色,心中涌现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无限赞叹。

“殊方秋尽怯登临”一句,设定了秋末季节,天气渐凉,诗人登临高处,视野开阔,可以远眺万里。"万里屯云结岁阴"则描绘出连绵不绝的山峦与积聚的云雾,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崖壁?岈知禹绩”一句中,“崖壁”指的是陡峭的山岩,而“?岈”则是古代对山脉连绵的描述。“知禹绩”则是说这些自然景观仿佛能让人了解到大禹治水的伟业,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英雄事迹的缅怀。

“江山割据识雄心”一句,则是在描写诗人面对着壮丽的江山景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领悟到古代英雄们开疆拓土、割据称雄的心志和气魄。

“沧波南下奔云急”一句,通过对流动江水的描写,以及它与天际相接的云海,展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场景,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迅猛、疾驰的情感状态。

“单舸东游两鬓侵”则是诗人乘坐一叶扁舟向东方游历,头发已经斑白(两鬓侵),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旅途,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漂转十方仍作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无尽的漂泊中依旧保持着游子的身份,没有固定之所,这种生涯如浮云的生活状态,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体验。

最后,“沉吟怀古泪沾襟”则是诗人在深思熟虑中,回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湿透了衣襟,这种情感的流露,是对历史和自然之美的极致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观的山川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个人命运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望骑马郎

碧蹄新压步初成,玉色郎君弄影行。

赚杀唱歌楼上女,伊州误作石州声。

(0)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其二

古寺更何有,当庭唯折幢。

伴僧青藓榻,对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岭,离魂隔远江。

沙洲半藜草,飞鹭白双双。

(0)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开阁锦城中,馀闲访梵宫。

九层连昼景,万象写秋空。

天半将身到,江长与海通。

提携出尘土,曾是穆清风。

(0)

寄华州李中丞

毛女峰前郡,烟霞气转清。

庭分灵掌影,窗度瀑泉声。

藓径人稀到,松斋药自生。

常餐亦芝朮,闲客是公卿。

看水逢仙鹤,登楼见帝城。

养生非酒病,难隐是诗名。

省署尝连步,江皋欲独耕。

偶题无六义,聊以达微诚。

(0)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

幽斋琴思静,晚下紫宸朝。

旧隐同溪远,周行隔品遥。

深槐蝉唧唧,疏竹雨萧萧。

不是相寻懒,烦君举酒瓢。

(0)

寄元绪上人

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

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

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

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