鹁鸠啼断树阴阴,官寺俄逢夏已临。
晓润行装梅雨细,寒惊乡梦麦秋深。
穿云还认来时路,见月应悬别去心。
安得如师归旧里,孤琴携上翠微寻。
鹁鸠啼断树阴阴,官寺俄逢夏已临。
晓润行装梅雨细,寒惊乡梦麦秋深。
穿云还认来时路,见月应悬别去心。
安得如师归旧里,孤琴携上翠微寻。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上人钊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鹁鸠啼断树阴阴”,以鹁鸠的啼声渲染出离别的哀愁,同时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官寺俄逢夏已临”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转换,暗示着离别之迅速与不可逆转。
“晓润行装梅雨细”描绘了清晨湿润的空气和细密的梅雨,既烘托了离别的伤感,也预示了旅途的艰难。“寒惊乡梦麦秋深”则通过梦境中的寒冷与麦子成熟的季节,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穿云还认来时路,见月应悬别去心”两句,诗人想象着上人穿越云雾寻找回程的道路,即使在月光下也难以忘怀离别的痛苦,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安得如师归旧里,孤琴携上翠微寻”,表达了诗人希望上人能早日回到故乡,带着孤独的琴声,探寻那片翠绿的山林,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之情与对未来的向往,是明代送别诗中的一篇佳作。
噫吁戏危哉,老人是百千万劫之馀灰。
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
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
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
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
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
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
老人兮老人,尔既赤手今且回。
生守官园喂官马,死作泥土填官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