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无情,生有作。都被良工,妙手成躯壳。
黑犊黄犍惟挽索。牵入红尘,难免轮回脚。
静中忙,闲里做。怎得逍遥,自在真欢乐。
直待白朱来跳跃。一朵莲花。万道霞光烁。
木无情,生有作。都被良工,妙手成躯壳。
黑犊黄犍惟挽索。牵入红尘,难免轮回脚。
静中忙,闲里做。怎得逍遥,自在真欢乐。
直待白朱来跳跃。一朵莲花。万道霞光烁。
这首元代王哲的《苏幕遮·赠打车》是一首描绘生活哲理的词。词中以木头无情感却经工匠巧手制成各种器物为引子,象征人生在世,无论身份高低,都难以逃脱世俗的牵绊和轮回的命运。"黑犊黄犍惟挽索"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艰辛,如同牛马被绳索牵引,无法摆脱红尘纷扰。然而,词人强调在忙碌与闲暇中寻找真正的逍遥与自在,"静中忙,闲里做",表达了对心灵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怎得逍遥,自在真欢乐"直接表达了词人的人生理想,即渴望达到一种超脱尘世束缚的逍遥境界。最后,"直待白朱来跳跃"寓意着只有等到生命的尽头,或许能像白发转为红颜(白朱跳跃)那样,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化为"一朵莲花,万道霞光烁",象征着灵魂的净化与永恒的光明。整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哲思的独特见解。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吾州阿载志尚古,瓦豆铏羹列尊俎。
存心淡泊自有馀,过眼浮华俱不与。
但知古人力可到,不管今人弃如土。
白头老子举叹嗟,黄口小儿方靳侮。
淮田平衍真乐所,地远溪山老清苦。
天教置子一壑中,句曲海东疏药圃。
道中小吏三四家,邑前傍海饶桑麻。
初疑一饭不可饱,那知岁久今为家。
别君十年劳肺腑,遣问寒温访儿女。
一书还我报何如,志老益坚无软语。
喜君书语谈古人,身虽隔远心相亲。
扁舟何日载樽酒,共泛清江千尺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