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妙寺偶成·其一》
《宣妙寺偶成·其一》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翠玉光中藤拄杖,绿云丛里竹提舆。

幽寻是处堪盘泊,绝胜当年五马车。

(0)
翻译
在翠玉般的光泽中,他手持藤杖,
穿梭在绿如云海的竹林间,乘坐着竹制的轻便小车。
注释
翠玉光:形容玉石的光泽像翠绿色的宝石。
藤拄杖:用藤蔓制作的手杖。
绿云丛:密集的竹林,比喻竹叶茂盛如云。
竹提舆:竹制的小车,古代一种轻便交通工具。
幽寻:深入探寻幽静的地方。
堪:能够,适宜。
盘泊:停留,驻足。
绝胜:远远超过,胜过。
当年五马车:昔日的豪华马车,可能指的是显贵出行的排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宣妙寺的游览之情。"翠玉光中藤拄杖",设想中是一根缠绕着翠绿藤蔓的木杖,在阳光下闪耀着如同翠玉般的光泽,这已是对自然景致的一种高雅描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绿云丛里竹提舆"则进一步展现了寺庙中竹林深处,一辆竹制小车静悄悄地穿行其间,这是对宣妙寺内环境的一种生动描绘,通过这两句,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这片宁静之地的步履声。

"幽寻是处堪盘泊"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心境。"幽寻"表明了他对此类僻静之所的探寻和喜爱,而"是处堪盘泊"则指代宣妙寺,或许是其中某个特定的地方,"堪"字暗示着这块地方适宜停留休息。"绝胜当年五马车"一句,更显得诗人对此刻感受的赞叹和珍惜。在古代,"五马车"往往用来形容官宦之家的豪华,而诗人却将宣妙寺的情景比作远超过了昔日的荣华,这样的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宣妙寺自然环境和建筑布局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平和的,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是内心深处的喜悦。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郊行陪祀十首·其三

厚颜思肉食,何意数干支。

葭管愁添线,昆明待凿池。

奔波三日路,滋味几人知。

收得闾阎事,琅玕向我披。

(0)

驼峰绝顶眺望

驼峰孤眺郁嵯峨,自觉西来乐事多。

千折笑看洪水细,双岩不见白云过。

周公礼乐空遗庙,谢傅风流有浩歌。

太白南瞻真咫尺,关中佳气近如何。

(0)

过春雨亭作

再过此亭下,森疏真可人。

樊墙俱胜昔,花柳忽如春。

总得林间趣,偏宜物外身。

脩篁轩后出,何啻万竿新。

(0)

经暖泉宅

二曲交游客,如君信不多。

几时违笑语,荒冢已烟萝。

却望题诗处,其如洒泪何。

谩看忧乐事,千古一南柯。

(0)

西溪醉歌

西溪草堂春水深,西溪主人溪上吟。

割鸡把酒劝客醉,少小几时衰老侵。

朱颜白日休自负,请君试看芳春林。

我闻此语倍感激,世上几人如此心。

明朝何不出美酒,更与东眺华山岑。

(0)

十九日即事

养雏自恨羽翼短,翼长飞去岂思返。

老乌目断东南枝,白日青天一何远。

尾秃唇焦徒自啼,啼杀老乌雏讵知。

愿雏养雏还胜雏,慎勿龌龊如老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