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春雨亭作》
《过春雨亭作》全文
明 / 康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再过此亭下,森疏真可人。

樊墙俱胜昔,花柳忽如春。

总得林间趣,偏宜物外身。

脩篁轩后出,何啻万竿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春雨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首句“再过此亭下,森疏真可人”直接点明了地点,并以“森疏”二字形容亭下的景致,既展现了树木的繁茂,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位可亲的朋友。

接着,“樊墙俱胜昔,花柳忽如春”两句,通过对比昔日与现在的景象,突出了变化之大,仿佛春天突然降临,让花儿绽放,柳树抽芽,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妙,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深深喜爱。

“总得林间趣,偏宜物外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他认为在林间漫步,能够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满足,而这种乐趣,正是远离尘世喧嚣,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体会到的。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脩篁轩后出,何啻万竿新”以竹林作为收尾,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轩后生长的情景,仿佛是新生的竹笋破土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这里的“何啻万竿新”,不仅赞叹了竹林的繁盛,也寓意着生命的不断更新和成长,是对自然生命力的一种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亭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康海

康海
朝代:明   字:德涵   号:对山   籍贯:陕西武功   生辰:1475--1540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你喜欢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七

睿德符玄化,芳情翊太和。

日轮皇鉴远,天仗圣朝多。

曙色含金榜,晴光转玉珂。

中宫陈广乐,元老进赓歌。

莲叶看龟上,桐花识凤过。

小臣空击壤,沧海是恩波。

(0)

经九华费徵君墓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当时若徵起,未必得身还。

(0)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其一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

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

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皇。

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

(0)

夔州歌十绝句·其五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0)

题觉公新兰若

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

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

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閒。

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

(0)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一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