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赏景图。诗人细致地观察着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这两句描写春天阳光明媚,花朵正值盛开之际,而诗人却特意在花前点燃了灯烛,以此来比喻和强调那份对美的珍视与保持。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这里诗人通过对衣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含蓄之意,同时也突出了女性的妩媚和春天的生机。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杏花与桃花是春天常见的花卉,它们在树林中竞相开放,诗人对此情有独钟,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借由树木来陪伴它们。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这两句描写了美好女子在华丽的帷幕中映照出的景象,通过一笑间传递出满怀的春日情怀。
最后,"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诗人自诩其才华未被发现,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期待被认可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爱情及文学创作的深厚感情。
大火西流风影疾,昏雾荒荒没寒日。
纸立孤鹑宛欲飞,肯傍秋风啄残粒。
忆昔平原短草枯,群飞群逐镇相呼。
霜鹯野鹞满霄汉,匿影不敢窥平芜。
五陵裘马纷驰骤,间掷千金争一斗。
毛血易随黄金尽,可怜纨裤鹑衣后。
君不见汉家从来重养士,畴向疆场报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