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阳照东轩,淑景媚清晓。
暖吹荡轻花,晴光悦幽鸟。
披衣俯前楹,茸茸见新草。
感时思故乡,怀人伤远道。
南望登高台,长河波浩浩。
迟阳照东轩,淑景媚清晓。
暖吹荡轻花,晴光悦幽鸟。
披衣俯前楹,茸茸见新草。
感时思故乡,怀人伤远道。
南望登高台,长河波浩浩。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客居杂言七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首句“迟阳照东轩”以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东边的轩窗,展现出温暖而恬静的画面。接下来的“淑景媚清晓”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美好时光,"淑"字带出景色的宜人。
“暖吹荡轻花,晴光悦幽鸟”两句通过轻柔的春风摇曳着花瓣,晴朗的阳光使鸟儿欢快地鸣叫,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诗人“披衣俯前楹”,透过窗户看见新生的青草,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近景图。
“感时思故乡,怀人伤远道”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因眼前的春景而触动思乡之情,对远方的朋友或亲人产生了深深的怀念。最后两句“南望登高台,长河波浩浩”以眺望远方的高山和宽广的河流,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飘向远方,与故乡和亲人的距离仿佛就在那滔滔江水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之地的春日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名画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
群峰森耸外涧流,他物虽奇敢争席。
旧属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邻。
阿章有力负之走,一时攘取成纷纶。
此石天然非琢磨,是时有水生岩阿。
至今研池尚馀润,岁月既久惜不多。
几年徒见士夫说,一旦喜看形偃月。
傍连玉立两于菟,主人照映冰壶澈。
陈侯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
呼童吸尽研中水,更为轻翻玩奇刻。
不堪回首江南李,空唱多愁似春水。
不如此石千载传,玉砌雕栏等糠秕。
宝晋得之真不易,身后宁知亦轻弃。
只今传玩知几人,当日琐窗空自秘。
端歙争名南北部,勿向雷门扬布鼓。
相台渴瓦更不须,祇合觚棱荫风雨。
《陈顺之灵壁石砚山》【宋·楼钥】名画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群峰森耸外涧流,他物虽奇敢争席。旧属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邻。阿章有力负之走,一时攘取成纷纶。此石天然非琢磨,是时有水生岩阿。至今研池尚馀润,岁月既久惜不多。几年徒见士夫说,一旦喜看形偃月。傍连玉立两于菟,主人照映冰壶澈。陈侯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呼童吸尽研中水,更为轻翻玩奇刻。不堪回首江南李,空唱多愁似春水。不如此石千载传,玉砌雕栏等糠秕。宝晋得之真不易,身后宁知亦轻弃。只今传玩知几人,当日琐窗空自秘。端歙争名南北部,勿向雷门扬布鼓。相台渴瓦更不须,祇合觚棱荫风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bbjlEdekQN.html
官居地多隙,种竹及春早。
萧然三亩园,便可事幽讨。
层峦寓岩石,一目惜尽了。
移根互掩映,取径作深杳。
飞来几乌鹊,相唤亦栖绕。
微风与新月,屡舞欣袅袅。
乃知亭馆閒,有竹自能好。
堂前艺梅花,堂后列萱草。
叩门有俗客,未至迹已扫。
遥怜敬亭下,巷僻客仍少。
庭隅方解箨,相对亦社保。
吟哦五字句,饮水良不饱。
春雷发头角,茧栗未应小。
卜居如有得,破地出池沼。
胸中千亩计,岂顾万事扰。
他年醉林间,准拟成二老。
退之排释氏,子厚多能仁。
韩柳既道同,好恶安得伦。
一斥一以赞,俱令儒道伸。
柳州碑曹溪,言释还儒淳。
吏部读墨子,谓墨与儒邻。
吾知墨兼爱,此释何疏亲。
许墨则许释,明若仰穹旻。
去就亦已异,其旨由来均。
后生学韩文,于释长狺狺。
未知韩子道,先学韩子嗔。
忘本以竞末,今古空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