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昔登台,乡兵取次裁。
鸣鼙催阵起,吹角召军回。
旧事传遗老,荒台没草莱。
至今风雨夕,犹讶战声来。
壮士昔登台,乡兵取次裁。
鸣鼙催阵起,吹角召军回。
旧事传遗老,荒台没草莱。
至今风雨夕,犹讶战声来。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其四)鼓吹台》描绘了一位壮士昔日登台的场景。诗人通过"壮士昔登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勇形象。"乡兵取次裁"暗示了军队的临时集结和调度,显示出战争的紧迫气氛。
"鸣鼙催阵起"运用战鼓之声,生动描绘出战斗的号令和紧张的节奏,而"吹角召军回"则展示了指挥官的果断与调度有方。这两句展现了古代战场的壮丽与威严。
"旧事传遗老"转而叙述历史的记忆,通过口耳相传的老人们讲述着过去的英勇事迹,体现了对先烈的敬仰和怀念。"荒台没草莱"则描绘了随着时间流逝,遗迹被荒草掩盖,显得沧桑而寂寥。
最后两句"至今风雨夕,犹讶战声来"以景结情,表达出即使岁月流转,风雨之夜,人们仍能感受到那久远的战鼓声,仿佛历史的回音,触动人心,表达了对先烈精神的永恒记忆和敬畏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历史感和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缅怀和对历史的沉思。
古金昌,蘼芜小巷,斜斜带疏柳。狂朋携手。
认拂面青帘,凭槛红袖。画船移近山塘口。
清歌连夕酒。烛影里、细评花朵,香兰何处有。
眠前梦后暗思量,凄清独自叹,双眉还皱。
曾记得,怯秋微病人消瘦。
疏帘下、一灯愁话,从去了、知他无恙否。
又怎忍、别寻欢笑,深盟忘却旧。
玉宇琼梯,待瞰秋光又推堕。
恰石公山外,白云飘至,陶家篱畔,黄花留坐。
残叶生文火。茶烟袅、竹扉半锁。
萧闲甚、一缕清言,似醉初醒梦初破。
转悔当时,三年京国,青衫软尘涴。
算五湖浩荡,何妨远泛,奇峰缥缈,尽容高卧。
霜橘新红么。幽林下、矮亭结个。
君归也、打了包儿,便随乘钓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