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情波作五湖,扁舟我欲学陶朱。
飘然从此经沧海,载得夷光绝世无。
平地情波作五湖,扁舟我欲学陶朱。
飘然从此经沧海,载得夷光绝世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平地情波作五湖”,以“五湖”象征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波澜壮阔的湖泊,深邃而广阔。接着,“扁舟我欲学陶朱”,借用典故,陶朱指的是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商人,隐退后生活富足自在。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像范蠡一样,乘着小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飘然从此经沧海”,“飘然”二字生动描绘了诗人轻盈、自由的状态,仿佛能够随风飘荡,不受任何束缚。“从此”则暗示了诗人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穿越茫茫大海,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一句“载得夷光绝世无”,“夷光”是西施的别称,这里借指世间绝色佳人。诗人说,他能带着这样的美,即西施这样的绝世佳人同行,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莫笑刘郎老。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
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
叹几度、荒鸡误晓。
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
机事远,有时到。凯歌檄笔凭谁道。
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
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
也来问、衮衣茸帽。
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
肠断处,春城草。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
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
根疑连海峤,顶欲突天关。
莲出湖心迥,苔漫辙迹斑。
傍存鍊丹釜,低瞰步虚山。
猿狖何能到,鸾凰自可攀。
画矜名手眇,吟怯钜题艰。
雁荡非灵异,兰岩鄙宴闲。
缙云游览处,胜概甲人寰。
对尊前、簪花骑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风浩荡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语。槐正午。
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娇儿騃女。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总是主恩处。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升沈事遽如许。
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花下数。
记三度三千,结子多红雨。年年五五。
共准拟阶庭,钗符献酒,袅袅缀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