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尊前、簪花骑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风浩荡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语。槐正午。
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娇儿騃女。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总是主恩处。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升沈事遽如许。
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花下数。
记三度三千,结子多红雨。年年五五。
共准拟阶庭,钗符献酒,袅袅缀双虎。
对尊前、簪花骑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风浩荡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语。槐正午。
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娇儿騃女。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总是主恩处。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升沈事遽如许。
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花下数。
记三度三千,结子多红雨。年年五五。
共准拟阶庭,钗符献酒,袅袅缀双虎。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摸鱼儿·寿王城山》。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画面,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
开篇“对尊前、簪花骑竹”一句,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捕捉和欣赏。这里的“老胡起起能舞”,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表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着,“春风浩荡天涯去”描绘了一幅春日暖风拂面、万物复苏的壮丽景象。紧跟着“惟有薰吟自语”,则是诗人在这广阔无垠的自然界中,独自低语,仿佛与大自然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槐正午”一句,时间定格在阳光明媚的中午时分,而“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娇儿騃女。”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家庭场景,透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一句,以琵琶这种传统乐器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和向往。而“总是主恩处”则隐含了一种对君恩的怀念与回忆。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升沈事遽如许。”这里的“凌烟像”,可能指的是山峦或楼阁在薄雾中的模糊形象,而“空倚临风玉树”则是对高洁与孤独之美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超然。
最后,“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中的“刘郎”自指,表明诗人自己常游历于瑶池一带,并在碧桃盛放时光中沉醉。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豁达旷达的情怀,以及他对于生命、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验。
画鹢凌风汗漫游,雨声飞出万山头。
江湖望阔边城起,吴越音多客思柔。
野树有枝犹系马,官荷无叶不藏鸥。
十年浪走红尘道,今日临城始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