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其二寿王城山》
《摸鱼儿·其二寿王城山》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对尊前、簪花骑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风浩荡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语。槐正午。

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娇儿騃女。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总是主恩处。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升沈事遽如许。

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花下数。

记三度三千,结子多红雨。年年五五。

共准拟阶庭,钗符献酒,袅袅缀双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摸鱼儿·寿王城山》。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画面,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

开篇“对尊前、簪花骑竹”一句,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捕捉和欣赏。这里的“老胡起起能舞”,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表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着,“春风浩荡天涯去”描绘了一幅春日暖风拂面、万物复苏的壮丽景象。紧跟着“惟有薰吟自语”,则是诗人在这广阔无垠的自然界中,独自低语,仿佛与大自然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槐正午”一句,时间定格在阳光明媚的中午时分,而“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娇儿騃女。”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家庭场景,透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一句,以琵琶这种传统乐器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和向往。而“总是主恩处”则隐含了一种对君恩的怀念与回忆。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升沈事遽如许。”这里的“凌烟像”,可能指的是山峦或楼阁在薄雾中的模糊形象,而“空倚临风玉树”则是对高洁与孤独之美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超然。

最后,“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中的“刘郎”自指,表明诗人自己常游历于瑶池一带,并在碧桃盛放时光中沉醉。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豁达旷达的情怀,以及他对于生命、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辛亥岁七夕醉陪诸公登西湖竹阁

画鹢凌风汗漫游,雨声飞出万山头。

江湖望阔边城起,吴越音多客思柔。

野树有枝犹系马,官荷无叶不藏鸥。

十年浪走红尘道,今日临城始识秋。

(0)

自宣州至湖州风雪中十日始达

江湖老未休,十日走三州。

南雪马没耳,北风船打头。

穷犹携笔砚,寒欲贳衣裘。

渐喜家乡近,儿童浙语稠。

(0)

酬陈秀才

一春一百二十日,日日开眉得几人。

直与破除风雨去,今年浑似不添春。

(0)

西兴马上

去时风雨客匆匆,归路霜晴水树红。

一抹淡山天上下,马蹄新出浪花中。

(0)

真隐寺呈延上人

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

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

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0)

园中

莫道趋时拙,书中乐未涯。

荷锄依树歇,联句笑人迟。

仙去井犹在,年荒草不衰。

近来筋力减,累失看花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