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壑咽幽泉,长空低霁烟。
翠峰容澹古,绿树色华鲜。
悟物思遥托,悦心非外缘。
怀新千顷意,便觉胜常年。
远壑咽幽泉,长空低霁烟。
翠峰容澹古,绿树色华鲜。
悟物思遥托,悦心非外缘。
怀新千顷意,便觉胜常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远壑咽幽泉”以动衬静,远处山壑中泉水细流,仿佛在低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长空低霁烟”描绘了雨后天空的清新景象,云烟低垂,与地面相接,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翠峰容澹古”一句,将山峰描绘得古朴而苍翠,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绿树色华鲜”则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了树木的生机勃勃,与前文的古朴形成和谐的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悟物思遥托,悦心非外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并非来源于外界的物质享受,而是源自于对自然之美的精神共鸣,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境界。
最后,“怀新千顷意,便觉胜常年”表达了诗人对新事物的向往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认为眼前的景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熟记老将至,时时欲息肩。
不如有营者,汲汲常忘年。
尼山不知老,劬学遗忧煎。
犹云乐忘忧,其忧固难捐。
孜孜毙乃已,治《易》姑勉旃。
孔颜何所乐,寿夭从其天。
老学若炳烛,吾意殊不然。
多能实鄙事,作茧真自缠。
颓然且放浪,如鱼跃于渊。
毋为学所役,益智滋可怜。
无忧岂非乐,至乐还随缘。
纵老乐不改,以此得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