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将短发逢摇落,漫把残灯照寂寥。
两地身心悲夜鹊,五更钟鼓梦春潮。
惊寒柏叶垂垂静,向日霜华泫泫消。
怅望烟尘满长路,紫芝空长故山苗。
愁将短发逢摇落,漫把残灯照寂寥。
两地身心悲夜鹊,五更钟鼓梦春潮。
惊寒柏叶垂垂静,向日霜华泫泫消。
怅望烟尘满长路,紫芝空长故山苗。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漫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寂寥。首句“愁将短发逢摇落”,以个人形象的苍老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内心的忧虑。次句“漫把残灯照寂寥”描绘出诗人独自在昏暗灯光下,倍感孤独的情景。
接下来,“两地身心悲夜鹊”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夜半悲鸣的鹊鸟,表达了身处异地的哀伤和对家乡的思念。“五更钟鼓梦春潮”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梦境中的希望与失落交织。
“惊寒柏叶垂垂静”写出了寒冷冬夜中柏树叶片的静谧,而“向日霜华泫泫消”则暗示着即使在严寒中,阳光终会驱散霜华,寓意着希望的微光。然而,“怅望烟尘满长路”又揭示了现实中的战乱与迷茫,使得诗人只能望着远方,感叹紫芝(象征高洁)生长在故山,却无法回归。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刘基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愁绪与社会的动荡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