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云霓望,今朝雨泽倾。
祈求凭咒力,感激尽精诚。
柱础沾云气,堂阶滴水声。
上天生物意,于此复多情。
三月云霓望,今朝雨泽倾。
祈求凭咒力,感激尽精诚。
柱础沾云气,堂阶滴水声。
上天生物意,于此复多情。
这首诗描绘了祈雨仪式的庄重与虔诚,以及雨降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三月云霓望”,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状况,预示着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已久。接着,“今朝雨泽倾”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雨降的壮观情景,仿佛是上天对人间祈愿的回应。
“祈求凭咒力,感激尽精诚。”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通过祈祷和咒语来寻求雨水的降临,并在雨降之时心怀感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
“柱础沾云气,堂阶滴水声。”这两句细致描绘了雨降时的自然景观,柱础被云气所润湿,堂阶上滴落着水珠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于万物生长的重要性。
最后,“上天生物意,于此复多情。”诗人将上天赋予生命之意比作其对人间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丰收与和平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祈雨仪式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
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
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
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
兴阑荀御动,归路起浮埃。
神交尚投漆,虚室罢游兰。
网积窗文乱,苔深履迹残。
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
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
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
路歧何处极,江峡半猿愁。
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