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嗟已矣,吾道转消沈。
文物昭前古,功名困至今。
空山方泣玉,同舍忽诬金。
白首号天处,飞霜六月深。
斯人嗟已矣,吾道转消沈。
文物昭前古,功名困至今。
空山方泣玉,同舍忽诬金。
白首号天处,飞霜六月深。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悼念乐仲本先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先生才华未展、功名受困的感慨。"斯人嗟已矣"直接表达了对先生去世的惋惜,"吾道转消沈"则暗示了先生所坚守的道义在当时显得落寞。"文物昭前古"赞扬了先生的知识与文化传承,"功名困至今"则揭示了他在追求功名上的艰难处境。"空山方泣玉"运用了比喻,将先生比作珍贵的玉,即使在空寂的山中也值得哭泣,而"同舍忽诬金"则揭示了世态炎凉,连朋友都可能误解他。最后两句"白首号天处,飞霜六月深"描绘了先生在晚年遭遇困境,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感到如同寒冬般的悲凉,形象地展现了先生内心的苦楚。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田父归来畏争席,生不能学天目徐卿,典衣沽酒长醉客,弇园勺水一拳石。
又不能学太湖三万六千顷,洞庭七十二峰,粘天插天碧。
郑子移家西洞庭,雅与徐卿称莫逆。
人生获此二绝良以快,忽复担簦剥啄破我衡门色。
汝既不愿作万户侯,又何必要识韩荆州。
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
男儿脚底路何限,内则五岳外十洲。
郑子黑髭须,其根雪千茎。
饮酒不三勺,盎然双颊赪。
口如崩峡江涛倾,?然一笑谓我胜徐卿。
谓胜徐卿已非偶,复谓弇园自佳岂复须洞庭。
亦知前言戏我耳,君不读蒙庄子,斥鴳抢榆大鹏九万里,逍遥之游竟如此。
《赠郑山人》【明·王世贞】田父归来畏争席,生不能学天目徐卿,典衣沽酒长醉客,弇园勺水一拳石。又不能学太湖三万六千顷,洞庭七十二峰,粘天插天碧。郑子移家西洞庭,雅与徐卿称莫逆。人生获此二绝良以快,忽复担簦剥啄破我衡门色。汝既不愿作万户侯,又何必要识韩荆州。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男儿脚底路何限,内则五岳外十洲。郑子黑髭须,其根雪千茎。饮酒不三勺,盎然双颊赪。口如崩峡江涛倾,?然一笑谓我胜徐卿。谓胜徐卿已非偶,复谓弇园自佳岂复须洞庭。亦知前言戏我耳,君不读蒙庄子,斥鴳抢榆大鹏九万里,逍遥之游竟如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TnK7jhAIi.html
华亭湖泖英,秀发自眉宇。
弱冠取高第,俊声菁华圃。
珥笔侍丹螭,横经进白虎。
师道万古隆,焉惜君相忤。
折腰非所论,察眉良独苦。
秉铎两巨藩,赐环历华膴。
佐铨复掌礼,以至入政府。
开济触巨僚,勤诚结英主。
彼僚以败归,公始大摅吐。
万里却苞苴,黄金尽为土。
载观轮台诏,㝢内皆鼓舞。
始收遇巷功,不虞若濡雨。
君平昔弃世,归从此心卜。
采药北山阿,诛茅南涧曲。
事佛始解勤,爱书亦不读。
昔者甘白简,今何叨荐牍。
纵令借作眉,岂堪下同目。
汝意或鸡肋,吾事已蛇足。
终入壶公壶,长伴鹿门鹿。
以此无竞心,塞汝有窍欲。
尚愧未忘言,何如坦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