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女》
《悼亡女》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古风

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

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

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

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

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

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

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

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

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

婉娈无复见,痛恨何时平。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悼亡女》,是明代文学家罗钦顺所作。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已逝女儿的深切怀念。

开篇“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以自然界的风声起笔,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痛。接着“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两句,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对女儿离去的不舍和无奈。

“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描绘了诗人夜晚辗转难眠,披衣独行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其内心的痛苦与孤独。紧接着“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两句,以月光的明亮反衬出内心的悲凉,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无法掩盖失去亲人的痛苦。

“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则直接表达了对女儿平生记忆的难以割舍,以及对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强烈对比。最后,“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点明了时间的无情与亲情的珍贵,强调了对女儿离世的深深哀悼。

“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通过描述女儿衣物的保存状态,侧面反映了诗人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即使物是人非,但那份情感却如同新制一般鲜明。

“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表达了对女儿美好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最后,“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以自然界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寄托了对女儿生命的怀念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对已逝女儿的怀念与哀思。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乙酉岁际二首·其一

灯火高楼夜,人间岁又除。

团圞儿女会,萧飒鬓毛初。

椒叶频传令,桃符只自书。

百年强过半,非是更何如。

(0)

与张山人夜渡

入夜水云阔,烟霏共渺茫。

遥空闻雁阵,远火识鱼榔。

野渡虚舟楫,寒更犯雪霜。

吾哀倦行役,复此恋江乡。

(0)

杨明府两湖德咏·其二

关西今见汉循良,引水虚堂化瑟张。

父老不须忧蔽芾,它年堤柳是甘棠。

(0)

新晴

一望山如沭,平林鸟乱飞。

坐愁镇日雨,分外惜晨晖。

水杀犹澎湃,牛驱入翠微。

高亭可怡悦,况是绿初肥。

(0)

辛亥中秋

今夕复何夕,兴怀有万端。

山中连夜雨,客岁一人看。

桂湿飘无迹,林昏影独寒。

浮生多舛错,应比月华难。

(0)

依隐精舍次修能韵

依隐亦何为,爱此精庐癖。

青山若围带,斜连城数尺。

插柳虽未成,有竹摇寒碧。

篱落隔沟塍,牛行不见脊。

风翻杮叶黄,云系山腰白。

遥见林薄间,先霜数点赤。

不记几枰棋,山鸟忽焉夕。

我亦客中主,况子客中客。

共谋一日欢,安问来与昔。

幸无俗人嬲,惬此清言适。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