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衡阳合江亭》
《衡阳合江亭》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经过西溪胜,追寻后洞幽。

江形叉燕尾,石势涌鳌头。

至止岳馀气,归欤湖合流。

酒杯饶不下,千古吊湘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éngyángjiāngtíng
sòng / céngfēng

jīngguò西shèngzhuīxúnhòudòngyōu

jiāngxíngchāyànwěishíshìyǒngáotóu

zhìzhǐyuèguīliú

jiǔbēiráoxiàqiāndiàoxiāngchóu

注释
西溪:指西湖边的一处名胜。
后洞:可能指一处隐秘或幽深的洞穴。
江形叉燕尾:形容江水形状像燕子尾巴分岔。
石势涌鳌头:比喻石头排列壮观,顶部似巨鳌昂首。
岳馀气:指岳麓山的灵气或余威。
湖合流:湖水汇合在一起。
酒杯饶不下:意指饮酒难以尽兴。
吊湘愁:凭吊湘妃(传说中舜的两位妃子)的哀愁。
翻译
我经过美丽的西溪,探寻那深远的后洞幽深之处。
江水形状像燕子尾巴分岔,石头的态势仿佛巨鳌昂首。
到达这里,还能感受到岳麓山的余韵,湖水汇合,仿佛在呼唤我回归。
举杯畅饮,却难以放下,长久以来,人们都在这里凭吊湘妃的哀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衡阳合江亭》,描绘了西溪的美景和后洞的幽深。诗人通过"江形叉燕尾"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蜿蜒曲折,犹如燕子尾巴般灵动;"石势涌鳌头"则以生动的比喻刻画了山石的奇特形状,仿佛海中巨鳌昂首欲跃。"至止岳馀气"暗指衡山的雄浑气势,而"归欤湖合流"则表达了湖水与江流在此交融的景象。

最后两句"酒杯饶不下,千古吊湘愁",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历史人物(如湘妃)的追思之情,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感慨,酒杯中的愁绪似乎难以放下,凝聚着对湘水边流传的哀愁故事的深深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捉搦歌四首·其三

路傍古井人所食,清浅分明辨沙砾。

可邻照影多行客,不见须眉见巾帼。

(0)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四冬白纻

氍毹匝地朱复殷,鸣环顾步何姗姗。

文犀约臂辟重寒,含声未吐气若兰,左顾右盼生光澜。

堂上清歌林外啭,积雪遥光凝玉面。

双心一意俱回旋,百媚邀君流一眄,千秋万岁非所羡。

(0)

苏渡怀贤

钟鼎丹成骨已仙,东坡空唤渡头船。

我来二老俱陈迹,绿水青山尚俨然。

(0)

同梁肯新云中侄游阴那山寺

叠嶂凌空结化城,探奇共喜值新晴。

山房月出夜摩界,云壑泉飞太古声。

猿鸟中宵随衲定,松杉亭午伴经清。

庭前柏子青青色,今昔何人同作盟。

(0)

赠黄处士诗

峨峨万仞冈,磊磊千寻石。

泠泠百丈泉,幽幽隐士宅。

隐士夫如何,逃名而晦迹。

岂乏英雄姿,矢志在松柏。

空谷多秋风,须眉一夜白。

有酒不盈樽,有几不盈尺。

念无天下士,中怀常愤迫。

孤虹贯长天,如或见衷赤。

予自远方来,邂逅快所获。

相将出白云,相对谈今昔。

今昔事既殊,怆然起痛惜。

东山未为大,西山宁为窄。

(0)

宿海云寺·其四

禅房留信宿,诸虑冷然销。

黄叶飞山寺,梅花开板桥。

人天留境界,鱼水待逍遥。

谁订灵槎约,将乘来去潮。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