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山园静,清和四月天。
柳飞琼玉乱,荷散碧钱圆。
腊酒邻翁送,芽茶稚子煎。
声声布谷鸟,惊破午窗眠。
小憩山园静,清和四月天。
柳飞琼玉乱,荷散碧钱圆。
腊酒邻翁送,芽茶稚子煎。
声声布谷鸟,惊破午窗眠。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于山园中短暂休憩的情景。首句“小憩山园静”,点明地点与活动,静谧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清和四月天”一句,以季节特点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柳飞琼玉乱,荷散碧钱圆”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柳絮飘飞比作琼玉乱舞,荷叶散开如碧色的钱币,形象地展现了初夏景色的清新与生机。柳絮轻盈,荷叶饱满,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腊酒邻翁送,芽茶稚子煎”则通过邻里间的温情互动,增添了生活气息。腊酒是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酒,象征着深厚的人情味;稚子煎茶,则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社会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声声布谷鸟,惊破午窗眠”以布谷鸟的啼鸣打破了诗人的午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展现,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红烛深宵,青山行客,爆竹催送年华。
廿年除夜,风雪到山家。
争向堂前问讯,亲欢喜、餐饭先加。
喁喁处、香篝翠被,温酒话天涯。
西瓜山一角,荒坟冷翠,疏竹啼鸦。
到如此烽烟,落日西斜。
今又声声腊鼓,除梦里、何处寻他。
宫纨在、消魂画扇,金井水荭花。
天又新凉。似久别故人,喜会他乡。
梧桐知信息,便暗响银床。
吟蛩深夜咽碧,透断砌、草露闻香。
仙梦冷,共画屏无睡,牛女河梁。吟商。
年徂扇底,人老镜中,双鬓色半如霜。
西风催画角,赖大野云黄。
荷花应做怨女,算此后,日褪红装。
将进酒,当早莺、迎到春光。
万古认高人旧居,翠溪双抱。春山不老。
桃花外、又生芳草。家连戚里,将母辞官荣州道。
任奸党成碑,一付苏娘笑。地仙楼,畅游钓。
樽酒纵谈,宋到邦昌,天公真醉了。
学士此共读,念王室,忧心捣。舍痛哭,如何好。
过三朝交流仍半岛。借素阁鱼陂,社事乡农醮。
墓边来大鸟。
裹腥蓝、万重飞瘴,孤城如堕云海。
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祠额矮。
尽铜鼓迎神,消受椎鬟拜。夜郎休大。
算金马蛮王,玉蚕鬼母,此日有谁在。
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自家愁已难卖。
浣纱溪女花间笑,也觉嫣然堪爱。山影碍。
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猺村春赛。
又管压红鹅,裙围黑蝶,闲把酒来买。
写得乌丝烂。向旗亭、寻行数墨,澹欢浓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
有湘雨、楼词几卷。
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
也合做,玉田伴。相思欲寄青瑶案。
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
儗把诸贤重唤起,多少金荃兰畹。
道自古、才名不贱。
酒梦京华凉易醒,悄鬘天、已作枯禅观。
应念我,发三叹。
丁字帘前,重指点、六朝镫火。
凭唤起、旧家莺燕,红酣翠妥。
梦雨秋迷桃叶渡,情波夜定莲花座。
便修成、仙佛也生愁,双眉锁。扶不住,云鬘亸。
逃不过,霜豪涴。怕神丝被冷,茜盟都左。
写到脂痕湘管在,证完口业泥犁可。
约英雄、儿女共逃禅,蒲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