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半夜虚空揣出骨。
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
阿呵呵,咄咄咄。
拶倒门前大案山,抟风放出辽天鹘。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半夜虚空揣出骨。
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
阿呵呵,咄咄咄。
拶倒门前大案山,抟风放出辽天鹘。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昙密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心性空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强调了心与佛的本质同一,却又超越于形式和概念之上,暗示了佛性并非外在的实体,而是内在自性的体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我、无相的观念,认为一切皆不可执著。
"半夜虚空揣出骨"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寂静的夜晚,心灵如同在虚空中探寻真理,剥去一切表象,直达本质。"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则质疑任何形式的描述和定义都无法完全捕捉到佛性的真谛。
最后几句"阿呵呵,咄咄咄"以笑声表达领悟后的豁然开朗,"拶倒门前大案山,抟风放出辽天鹘"则象征着通过禅修打破执着,如猛禽般自由翱翔于广阔天空,超越世俗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以禅宗特有的机锋和象征手法,引导读者体悟到心性空灵、无我之境,体现了禅宗追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路径。
洛阳地脉,是谁人、缩到海涯天角。
绿树成阴芳雾底,得见当年台阁。
园杏贵客,海棠姬侍,拥入青油幕。
人间那有,风流天上标格。
如困如懒如羞,夜来应梦入,西瑶仙宅。
为你闲风轻过去,□□不教妨却。
娇不能行,笑还无语,惟把香狼藉。
花花听取,年年无负春约。
叶叶青霞衣,来赴山中期。
相看到忘言,日夜春风吹。
昨夜雨潇潇,今日君欲归。
人生如梦寐,世道正崄巇。
我发白已委,况堪生别离。
君归不可驻,我心得君知。
阑干与云平,白鸟来往飞。
安得身有翼,长与相追随。
举手一揖别,不作儿女悲。
一樽尚可同,百里非天涯。
少陵野老老更痴,看花看开千万枝。
安乐窝中打乖叟,看花只看半开时。
二贤看花各有意,我亦有意看离披。
红飞换得绿阴出,潇洒颇与老眼宜。
麦风扬尘野色秀,梅雨蒸叶香气滋。
避人好鸟著巢稳,争春蜂蝶今何之。
本来生意无间断,静看游戏造物儿。
不观圣人画剥卦,剥穷于上复下随。
嗟乎人事正如此,盛非终盛衰非衰。
衰盛相乘乃常理,盛不必喜衰奚悲。
谁知世情偏喜盛,我看花衰我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