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都梁八首·其二》
《都梁八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天外纤云尽,山巅望眼遥。

平淮剪绿野,白塔界晴霄。

客里风光异,吟边物象骄。

功名它日事,回首兴萧条。

(0)
注释
纤云:形容云彩细薄如丝。
山巅:山的顶部,高处。
平淮:平坦的淮河两岸。
白塔:指白色的塔,可能是地标建筑。
客里:指旅居在外。
吟边:在吟诗作对时。
萧条:形容心境或景象凄凉、冷落。
翻译
天空中纤细的云彩都消散了,站在山顶远望视野开阔。
平原上的绿色田野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白色的塔尖高耸入晴朗的天空。
身处他乡,景色与往常不同,诗兴勃发,眼前景象壮丽。
未来的功名之事,回头看来只觉心境落寞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山野景象。"天外纤云尽"写出了天空的高远和寥廓,云彩稀疏,仿佛与世隔绝。"山巅望眼遥"则表达了诗人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的意境,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平淮剪绿野"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淮河两岸的田野比作被精心修剪过的绿色画卷,生动展现了田野的生机盎然。"白塔界晴霄"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白塔矗立,与蓝天相接的景象,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的景色和风情与众不同,"客里风光异"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在吟咏诗歌的同时,眼前的壮丽景色让他感到自豪,"吟边物象骄"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美。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功名它日事,回首兴萧条"却透露出一种人生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追求功名的未来之事可能并非如眼前美景般轻松愉快,回头望去,不禁感到有些落寞和寂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过先稳端公旧第

往事平津地望尊,只今车库亦无存。

疲驴破帽长安道,谁识乌衣旧子孙。

(0)

寄人·其四

君家近蓬岛,菖蒲花紫茸。

与君约游仙,相期海上峰。

(0)

齐天乐.三至滕王阁叠前韵

江帆屡载轻蓑到,船头互衔船尾。

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晴暾乍起。

见几个箯舆,一行珠翠。

知是谁家,自惭相遇判荣悴。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

鹭点平沙,人团峭堞,才领些些春意。红丝砚洗。

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可许留题,旧游词句里。

(0)

澡浴池戏题口号

圣水谁将澡浴名,不知智慧几人生。

日来劫火名山遍,安得灵泉一洗清。

(0)

小憩东园书舍·其二

多病閒居耽寂寥,却怜清兴未全消。

溪声到枕疑相约,山色当门似见招。

酌酒每同花竟日,探诗常伴月通宵。

吾身自分园林物,不为移文作解嘲。

(0)

题薛姬画芭蕉

名冠青楼有几春,琉璃砚匣自随身。

相思不寄崔徽笔,但写红蕉当美人。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