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坡仙求心斋三字》
《题坡仙求心斋三字》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千圣相传止一机,常惺惺法免危微。

但于方寸求吾事,莫问坡书是与非。

(0)
注释
千圣:众多圣贤。
相传:世代相传。
止:停止,归结于。
一机:一个核心奥秘或原则。
常惺惺:经常保持清醒和警觉。
法:佛法。
免:避免。
危微:细微的危险。
但:只。
于:在。
方寸:内心,指人的思想。
求:寻找,寻求。
吾事:我所追求的事。
莫:不要。
坡书:苏东坡的著作,这里可能泛指古籍。
是与非:正确与否。
翻译
千代圣贤相传的秘密只在于一个关键
常常保持清醒和警觉,佛法能避免细微的危险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之手,名为《题坡仙求心斋三字》。方回在诗中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态度与追求。

"千圣相传止一机":此句指的是佛家传承下来的真理,只有一个终极的道理,即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智慧。这一机,即是佛教中的最高真理,代表了宇宙间唯一不变的法则。

"常惺惺法免危微":这里的“常惺惺”形容心境专注不移,意指始终保持警觉与清醒,以修行之法避免一切危险和细微的过失。佛家认为,只有不断地观照自己的心念,才能达到解脱。

"但于方寸求吾事":“方寸”在这里比喻人的心田,意指只要在自己心中寻找真理,不需他求。这句话体现了佛教强调内省和自我觉悟的思想。

"莫问坡书是与非":最后一句,“坡书”可能指的是某种佛经或修行指导,诗人劝诫不要去争论这些书籍的对错,而应当直接体验其中的智慧。这也是佛教中“自证”、“自悟”的思想,即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和理解真理。

整首诗流露出方回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他对于内在修行的重视。诗人鼓励读者直接在心灵深处寻找答案,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争论是非。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其一

倚天松不受风摇,白鹤回翔似有招。

何处客来忘此阁,故人诗在忆同朝。

采苓每带云双屐,供石时添水一瓢。

莫道山中无语者,老僧送罢又逢樵。

(0)

雨坐用旧韵

檐溜声闻隐几边,去年多雨复今年。

林皋绿树层城外,江浦黄梅五月前。

夜榻长悬须雅客,昼帘深下谢尘缘。

西山云气东山月,他日容春亦此天。

(0)

红梅图为肇和题

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

且学杏花红似锦,暂招鸣鸟到南枝。

(0)

游方山路间定韵与石楼志别

相逢尽道乞还山,公乞还山便得还。

浮世风烟棋罢局,百年光景手循环。

穿云蹑磴疑天上,到寺对僧如梦间。

明日河桥杯酒后,月明千里隔阳关。

(0)

送万典史之黄冈

城脚更无地,门开直到江。

县楼对鱼市,驿舍接船窗。

鸟立藏蛇竹,蚁缘系马桩。

听琴还听篴,不是故园腔。

(0)

早过午桥口占二首·其二

花影西偏半月高,不妨清梦起趋朝。

金乌未促龙楼鼓,次第哦诗过午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