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
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
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
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开篇即以“春半上阳花满楼”展现了上阳宫内外的繁华景象。"太平天子昔巡游"一句,则是对过去皇帝出巡此地的怀念之情。
接着,“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两句,通过对比实际景色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这里的“千门”指的是宫殿众多,而“嵩山”和“洛水”则是地理标志,同时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提及的地方。
“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一节,则描绘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和情感投射。"深锁"意味着幽深静谧,而"笙歌"指的是古代乐器的声音;"巢燕听"则是比喻宫中的美女静坐以待,通过“遥瞻金碧路人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和内心世界的交融。
最后,“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两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描绘了一种向往高远、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翠华"指的是美丽的云彩,或象征着高洁的意境;"登仙去"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状态。同时,“肠断宫娥望不休”又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与对现实世界的留恋相结合,表现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记忆的穿插,展现了一种既有美好向往,又不乏哀愁之情的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