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刻奇峰,蓝拖秀水,秋光浑似耶溪。
渺苍烟十里,白鸟孤飞。
恨无越女芙蓉艳,兰舟小、桂棹轻移。
西风残照,樵人渔子,结伴尤宜。无柰物理难齐。
叹鱼虾苦瘦,雁鹜多肥。望茫茫江海,今更何之。
溪头绿树亲曾种,耐寒暑、应笑人衰。
青山千仞,白云万顷,须理荷衣。
玉刻奇峰,蓝拖秀水,秋光浑似耶溪。
渺苍烟十里,白鸟孤飞。
恨无越女芙蓉艳,兰舟小、桂棹轻移。
西风残照,樵人渔子,结伴尤宜。无柰物理难齐。
叹鱼虾苦瘦,雁鹜多肥。望茫茫江海,今更何之。
溪头绿树亲曾种,耐寒暑、应笑人衰。
青山千仞,白云万顷,须理荷衣。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金菊对芙蓉·秋思》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画卷。开篇"玉刻奇峰,蓝拖秀水,秋光浑似耶溪",以玉雕般的山峰和清澈的溪流,展现出一幅清新秀美的秋景,仿佛是耶溪(浙江名胜)的缩影。接着,"渺苍烟十里,白鸟孤飞",通过淡淡的烟雾和孤独的白鸟,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
"恨无越女芙蓉艳,兰舟小、桂棹轻移",诗人遗憾地感叹没有如越地美女般娇艳的景色,但想象着轻盈的兰舟和桂木桨在水面划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西风残照,樵人渔子,结伴尤宜",夕阳下,渔夫樵子相伴,更显秋日的和谐与闲适。
然而,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无柰物理难齐",感叹世间万物各有其命,鱼虾瘦弱,雁鹜肥美,引发对生命状态的感慨。"望茫茫江海,今更何之",遥望江海,诗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方向。最后,"溪头绿树亲曾种,耐寒暑、应笑人衰",回忆起自己亲手种植的绿树,它们历经寒暑,似乎在嘲笑人的衰老。结尾处,"青山千仞,白云万顷,须理荷衣",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了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琳宫古邸露岧峣,云是千年此镇妖。
方外羽衣能济世,城中仙瓮亦通潮。
蛟龙水底蟠金锁,鸡犬云间听玉箫。
行橐已垂思点石,祈灵坛上倚逍遥。
无复腥风卷楚江,何年羽客受神方。
层阴赑屃冲潮出,薄暖珊瑚绕树香。
贝阙珠宫云杳邈,败鳞残甲水微茫。
神游欲问苍精剑,仙意人间想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