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景和尚院》
《赠景和尚院》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

寻常对诗客,祗劝疗心疮。

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

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jǐngshàngyuàn
táng / guànxiū

màoméixuěkànjīngèrshíshuāng
xúnchángduìshīzhīquànliáoxīnchuāng

tànhuǒyōngyíngshānqíngzhúliáng
ránshìliúshuǐtāngtāng

注释
貌古:形容人的外貌显得古老。
眉如雪:眉毛洁白如雪。
看经:阅读佛经。
二十霜:二十年的时间。
寻常:平常。
诗客:诗人朋友。
祗劝:只是劝说。
疗心疮:治疗心灵的创伤。
炭火:燃烧的木炭火。
邕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湖泊。
滢:形容水光闪亮。
山晴:晴朗的山色。
紫竹:紫色的竹子。
凉:清凉。
怡然:愉快的样子。
无一事:没有事情可做。
流水:流水声。
汤汤:水流不断的声音。
翻译
容貌古老如雪,研读佛经已二十年。
平时接待诗友,只提佛法能疗愈心灵创伤。
炭火在邕湖边闪烁,晴朗的山间紫竹带来清凉。
心境宁静无所事事,只有流水声潺潺作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僧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开篇"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形象地将时间的流逝比喻为积雪般的眉宇,既表达了岁月的沉淀,也映射出僧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寻常对诗客,祗劝疗心疮"则透露出僧人与游历至此的文人之间的情谊交融,他们在共同的精神追求中相互慰藉,治愈彼此内心的创伤。

接下来的"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炭火代表着温暖与简朴,而邕湖的水清澈则反映出心灵之清净;山间的晴朗和紫竹的清凉,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僧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应。

"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心灵状态。这里的“无一事”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内心没有杂念和欲望的干扰,完全沉浸在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中。流水的汤汤声响,则象征着时间的流动和生命力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静谧、清澈的意境,展现了僧人对于禅学修养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大自然中的精神寄托。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状态的抒发。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朱芾芦洲聚雁

雨宿风鸣致各超,丛芦苦竹恣逍遥。

冥鸿无意工商调,那问冰弦第几条。

(0)

西安巡抚鄂弼奏报得雨

北省今春雨适齐,西秦夏五泽惟稽。

灵祈太白沾优渥,喜在兴锄与助犁。

(0)

再题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六如是室

延清观妙会心皆,拟议宁因梵帙排。

虚室设为刮目待,犹如是亦底称佳。

(0)

绿稠斋

就树为斋号绿稠,满庭沃若翠阴流。

非关孟氏论王道,事半亦看功倍酬。

(0)

降旨展直?各州县粥厂赈期诗以纪事

粥厂佐例赈,最济老幼贫。

五城发官谷,州县捐资循。

日久虑难继,谷命官出囷。

自冬逮首夏,想活无数人。

昨旨命展期,止以霈泽均。

旨降随沾膏,停期恐即遵。

普令展半月,庶及麦秋新。

上以承天庥,下以惠吾民。

惠民宁从厚,嗟哉沟壑频。

(0)

小雨

小雨曾无一寸滋,斋宫刚见湿前墀。

可知露冕无言际,总是风庭抱闷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