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羲皇人,酒中桃源路。
客非伶与潜,我醉卿且去。
窗下羲皇人,酒中桃源路。
客非伶与潜,我醉卿且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窗下羲皇人”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世界,仿佛是古代圣贤伏羲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宁静与智慧。接着,“酒中桃源路”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了一种理想中的避世生活,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
“客非伶与潜”,这里的“伶”可能指的是伶人或乐师,而“潜”则可能是指隐士。这句话意在强调来访的客人并非世俗的乐师或隐居者,而是具有高雅情趣和深邃思想的人。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知音相聚、精神交流的氛围。
“我醉卿且去”则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理解,当主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时,客人便知趣地离去,避免打扰主人的沉思。这种默契和尊重,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高雅的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客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描绘,更蕴含着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拂水安弦,邀云卷幔,吹来玉笛无声。
攀摘高寒,妆楼一带香横。
春风词笔垂垂古,有簪花、格自天成。
夜蟾明,不信仙居,不傍瑶京。
频呵冷蕊愁何许,但清攸韵写,瘦共诗评。
倚遍筠枝,回阑直恁心盟。
臣才不及应渐左,算闺中、赋茗还能。
记曾经,飞雪江南,梦绕山青。
剪镫遥夕。问流黄刷罢,几番催织。
为捧心、消瘦年年,夜凉怨秋河,一墙红隔。
眼角情浓,更羞倚、曲屏风侧。
道花时不见,扑蝶重寻,顿怯风力。西楼向谁弄笛。
叹更阑月好,何事轻掷。
恁醉后、褪了燕支,有双袖黏来,者般狼籍。
齧臂痕深,又指与、些儿可识。
只难把、此愁打叠,绣裙百褶。
一烛摇红,孤吟隐几,倦来慵凭。
风帘夜夜,月黑了无清影。
更何堪、敲窗雨深,逼人未耐单衣冷。
只丁耽听取,宵长漏短,一声声尽。琴润。幽篁径。
好韵奏金徽,香温宝鼎。东邻酒事,早又阑珊花信。
恼天公、愁霖暗催,计团近局还自等。
试占时、蜡穗烟高,放晴明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