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
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
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
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婵娟月,韶华日。
梦已尽,愁仍积。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
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剪破鸳鸯只。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
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
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
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
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婵娟月,韶华日。
梦已尽,愁仍积。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
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剪破鸳鸯只。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
这首《满江红》是元好问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幽深而感伤的画面。开篇以"枕上吴山"起笔,通过朦胧的远山和宫眉般的翠绿,暗示了主人公对远方女子的思念。"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表达了他对女子形象的深刻记忆,仿佛她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运用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写出女子的踪影虽难以追寻,但她的气息和声音却如春风般萦绕在心头。接下来,诗人感叹不能与春色共醉,只能沉浸在梦境中,希望留住那短暂的美好。
"婵娟月,韶华日",借月光和春日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和情感的深沉。"梦已尽,愁仍积",揭示了主人公梦醒后的失落和愁绪。"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以江边的花草象征永恒不变的哀愁。
"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剪破鸳鸯只",通过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凋零和孤独。最后,诗人决心与命运抗争,"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决定不再回忆过去,尽管心中充满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对爱情悲剧的深刻洞察。
痛饮狂歌意未平,坐听寒漏滴高城。
装因北海经旬滞,烛向西堂尽夜明。
是处湖山重借色,他时风雨各关情。
含毫漫诧双龙合,拂曙河桥问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