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急复疏,檐溜秋声滴。
虚堂梦乍惊,青灯馀四壁。
牢愁推不去,浊酒讵能涤。
蒲萄出西凉,瓶耻无馀沥。
兀坐倚枯木,栖心寄禅寂。
夜雨急复疏,檐溜秋声滴。
虚堂梦乍惊,青灯馀四壁。
牢愁推不去,浊酒讵能涤。
蒲萄出西凉,瓶耻无馀沥。
兀坐倚枯木,栖心寄禅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酌,心境幽寂的景象。开篇“夜雨急复疏,檐溜秋声滴”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萧瑟的场景,细雨在屋檐上滴答作响,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接下来的“虚堂梦乍惊,青灯馀四壁”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心境,偶尔惊醒于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那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四周的墙壁,显得分外孤寂。
第三句“牢愁推不去,浊酒讵能涤”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苦恼,这些思绪如同囚笼一般,无论如何也难以释然。即便是借助酒精,也难以冲淡这份烦扰。
“蒲萄出西凉,瓶耻无馀沥”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追思与渴望,以及对眼前物品的不满。诗中的“蒲萄”通常指代遥远的地方美好之物,这里可能是对西凉(今甘肃武威一带)美酒的向往;而“瓶耻无馀沥”则是在说现有的酒器中留不下珍贵的酒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失望与不足。
最后,“兀坐倚枯木,栖心寄禅寂”两句,描绘了诗人坐在枯木边,心灵寻求宁静的境界。这里的“兀坐”形容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而“栖心寄禅寂”则是说将自己的心志寄托于那份宁静之中,希望通过禅定的方式来净化内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雨声、梦境、酒和物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内心平静与外界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