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忘形契古欢,林泉随步小盘桓。
晴曦著意烘秋色,却被癯山冷眼看。
宾主忘形契古欢,林泉随步小盘桓。
晴曦著意烘秋色,却被癯山冷眼看。
这首诗描绘了宾主间深厚的情谊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林泉间漫步时的闲适与自在。"宾主忘形契古欢",描绘出宾主之间超越世俗的深厚情谊,仿佛回到了古代的雅集之中,共享着这份古朴而纯粹的欢愉。
接着,“林泉随步小盘桓”,生动地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行踪,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欣赏,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静谧与美好。“晴曦著意烘秋色”,则描绘了阳光洒在秋天景色上的温暖与柔和,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意外地被“癯山冷眼看”,这里的“癯山”不仅指形态瘦削的山,更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独立于世的态度,它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角度审视这一切,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深邃与思考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陆浑庄畔多芳树,旧识德成岩下路。
书堂正对大溪头,犹是伸蒙旧居处。
读书何必傍溪山,书编幽兴自相关。
亦知林下云泉好,应恨堤中日月閒。
客衣未垢宁辞浣,湖上月明随往返。
却忆惠连深下帷,一去不知春事远。
近堤蒲叶已含滋,五日归心岂肯迟。
预拂东林松下石,与君长日话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