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粱漠漠秋风老,茅屋潇潇夜雨多。
一点苏枯今不及,数重漏湿欲如何。
百年又迫饥寒际,十口曾因丧乱过。
欲往南山访黄绮,云深何处紫芝歌。
稻粱漠漠秋风老,茅屋潇潇夜雨多。
一点苏枯今不及,数重漏湿欲如何。
百年又迫饥寒际,十口曾因丧乱过。
欲往南山访黄绮,云深何处紫芝歌。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稻谷成熟时节,稻梁在萧瑟秋风中显得苍老,而茅屋又遭受着连绵夜雨的洗礼,显得凄凉。诗人感叹眼前生活的艰难,苏枯(可能指粮食匮乏)的程度已超过以往,漏雨不止,生活困苦。他身处饥寒交迫的境地,回忆起过去因战乱而家破人亡的经历,倍感凄苦。诗人心生归隐之念,想去南山寻找像黄绮那样避世隐居的生活,然而山深云雾缭绕,紫芝仙歌何处可寻,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