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
生交会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
先凋行恐成聋瞆,妻孥幸无恙幼稚。
尽成大,两君盖,神祐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
身存心可碎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
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使者官事。
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
但见天垂盖駮嶂,立阳霞受日腾光。
怪阴壑霭如云,蒙龙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
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
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
生交会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
先凋行恐成聋瞆,妻孥幸无恙幼稚。
尽成大,两君盖,神祐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
身存心可碎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
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使者官事。
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
但见天垂盖駮嶂,立阳霞受日腾光。
怪阴壑霭如云,蒙龙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
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
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名为《于子颍扬州使院见禹卿遂同游累日复连舟上金山信㝛焦山僧院作五言诗纪之》。诗中描绘了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在扬州、金山、焦山等地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结友二纪前别离”,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交已有二十年之久,却因距离遥远而难以相聚。接着,“万里外每恐终此”表达了对友人可能永远无法相见的担忧。随后,“生交会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两句,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容颜变化,抒发了时光流逝、友情珍贵的情感。
“先凋行恐成聋瞆,妻孥幸无恙幼稚”两句,诗人担心自己年老体衰,同时表达了对家庭成员健康的祝福。“尽成大,两君盖,神祐滇蜀出万隘”则寄托了对友人和自己的健康长寿、神灵庇佑的期望。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两句,诗人自述身体尚未痊愈,感叹世事变迁,朋友间或许已物是人非。“身存心可碎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信仰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使者官事”两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扬州游览时的景象,以及官场事务的繁忙。“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乘船游览长江的情景。
“但见天垂盖駮嶂,立阳霞受日腾光”两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金山、焦山的壮丽景色。“怪阴壑霭如云,蒙龙奏悲籁”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与敬畏。
最后,“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两句,诗人以水带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追求。“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则是诗人与友人在金山、焦山僧院饮酒、休息的场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有对生命、时间、信仰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拥节出闽峤,易镇上岷山。
东西崄岨,分陕初不在荣观。
痛念两河未复,独作中流砥柱,屹若障狂澜。
极目神京远,百万虎貔闲。
趁良时,摅豹略,勇声欢。
风飞雷厉,威行逆虏胆生寒。
汉寝周原如旧,一扫腥膻丑类,谈笑定三关。
认取投机会,莫作等闲看。
禅心久已绝贪嗔,剧饮狂歌总是真。
世态纷纷翻覆手,不图复见葛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