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招提境,登临剩欲狂。
羽觞随意发,篱菊近人黄。
避俗爱清梵,谈经闻妙香。
下方人吏待,驱马又须忙。
九日招提境,登临剩欲狂。
羽觞随意发,篱菊近人黄。
避俗爱清梵,谈经闻妙香。
下方人吏待,驱马又须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时在智度寺游玩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热爱与欣赏。
首句“九日招提境”,点明时间是重阳节,地点在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登临剩欲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虽是“剩欲狂”,却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羽觞随意发,篱菊近人黄”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酒杯比作羽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同时,通过“篱菊近人黄”描绘了一幅菊花盛开、色彩鲜明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
“避俗爱清梵,谈经闻妙香”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在寺庙中,远离尘世的喧嚣,聆听清雅的梵音,品味深奥的佛法,感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最后,“下方人吏待,驱马又须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世俗生活的忙碌与寺庙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华风岂不声,默与静者吹。
凉月自入袖,默许静者知。
风乎岂必尔,月亦听所之。
静者亦若是,弗与俗子期。
俗方日日浮,静岂忍诡随。
山林隘乾坤,小大各有宜。
思君令人老,一见动岁时。
下塘通上塘,一苇何远而。
畴曩北山日,皂盖松间飞。
澄潜二三子,喜迓见睫眉。
著翁泉上亭,泉石讶久违。
透闸观涛澜,雪溅冰玉澌。
激翁技痒处,汹涌翻文辞。
凉沼承芳薰,急雨压炎暑。
叶叶蚌触碎,顷刻万斛许。
痕玉脸能薄,著得许多雨。
骈头如有愬,低簪欲相语。
摧拉翡翠翼,零乱鸳鸯羽。
剩拟笺老天,细意写心膂。
约束诛云师,前驱卷晴宇。
红酣尽扶起,绿摇并搴举。
蘋末风亦好,人间暍随愈。
太一泠然舟,著我歌白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