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芝山,望五老。云静日月正,眼高天地小。
达磨大师脊骨等闲踏折,释迦老子心肝五脏一时见了。
因思扰扰尘寰,茫茫宇宙。
手把夜明符,几个知天晓。
登芝山,望五老。云静日月正,眼高天地小。
达磨大师脊骨等闲踏折,释迦老子心肝五脏一时见了。
因思扰扰尘寰,茫茫宇宙。
手把夜明符,几个知天晓。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偈颂,以登山远眺为引子,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登上芝山,遥望五老峰,描绘出一幅云淡风轻、日月清晰的画面,通过"眼高天地小"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和心境。
接着,诗人借用佛教典故,将达摩大师和释迦牟尼的形象融入其中,暗示修行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超越世俗的观念。"达磨大师脊骨等闲踏折,释迦老子心肝五脏一时见了",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洞彻和智慧。
最后,诗人感慨世间纷扰,宇宙浩渺,自己手持象征智慧的"夜明符",却感叹能真正理解宇宙奥秘的人寥寥无几。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世人未能领悟真理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野和人生观。
杨子居巷南,闭门绝车马。
种竹不计年,浓深密相亚。
朝回解冠佩,对之极潇洒。
檐端落晴雪,凉籁含深夜。
我时一相过,弦琴坐其下。
得句写琅玕,笑歌倾盏斝。
冰霜叹迟暮,寒暑频代谢。
悠悠十五载,念子知音者。
两京昨暌违,良晤此倾写。
玉堂灯火寒,看竹仍题画。
仆夫促严驾,晓发銮舆先。
避彼鸡鸣道,迂回由东山。
山险历层叠,路狭经万盘。
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俯视蹴飞鸟,仰望扪苍天。
谷崖莽无路,下马相攀缘。
崎岖几回转,犹在数里间。
旌旗蔽云日,剑戟森林峦。
憩阴摘山果,㪺壑漱清泉。
试看荷戈士,飞走轻飙旋。
边关虽迢递,大道亦便便。
既违澹台志,驱驰固宜然。
悠悠日将夕,始及见平川。
未知足力倦,飞骑得前奔。
疾风觉后随,倏忽达军门。
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欢。
愿言励雅操,戮力奉至尊。
但愿师奏凯,辛苦马足论。
白首閒居,冬风冷、偏欺衰老。
晨光动、瀰漫院落,六花飞绕。
坐煖茅柴煨芋栗,老妻孙子围炉好。
更儿曹、腰斧析枯薪,归来早。阶前璐,池边缟。
都总出,天工巧。石山峰、庭下尽成琼岛。
况是太平丰稔瑞,教儿爱护休轻扫。
看园林、一鹤意萧萧,寻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