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坼峰尖台殿愁,天开梵境镇中流。
凌风舟楫坐超忽,抱日鼋鼍时出游。
塔劫俯空瞻丽象,钟幢接地动高丘。
却探灵迹穷三岛,坐爱閒云出五州。
江坼峰尖台殿愁,天开梵境镇中流。
凌风舟楫坐超忽,抱日鼋鼍时出游。
塔劫俯空瞻丽象,钟幢接地动高丘。
却探灵迹穷三岛,坐爱閒云出五州。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金山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受。首句“江坼峰尖台殿愁”,以“江坼”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浩瀚与山峰的峻峭,仿佛连台殿都为之愁绪所牵。接着,“天开梵境镇中流”,点明金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庄严地位,坐落在江心,犹如天开的梵境,静谧而神圣。
“凌风舟楫坐超忽,抱日鼋鼍时出游”两句,通过乘船游览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风起时,舟行水上,仿佛超越了寻常;日出时,鼋鼍(神话中的水兽)或游或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生动。
“塔劫俯空瞻丽象,钟幢接地动高丘”则进一步描绘了金山的建筑与氛围。古老的佛塔在空中俯瞰,其美丽景象令人赞叹;而钟声与幢幡(佛教法器)的震动,不仅触动了地面,也触动了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
最后,“却探灵迹穷三岛,坐爱閒云出五州”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他不仅探寻金山的灵迹,更向往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如同悠闲的白云般自由自在,跨越了五州的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金山的自然美景与宗教文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宇宙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绩。
宾佐有,雍丘逖。
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
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
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
少借日边霖雨望,教知天下风云手。
听吾民、争说近年无,前朝有。
平安夜,舒长昼。
笳鼓静,笙歌奏。
记西湖五月,藕花时候。
待把雁门冠带了,归来麟阁丹青旧。
放蜀山、万点入樽罍,为君寿。
老去生涯,都付与、一丘一壑。
功名事,惭非好手,几逢危著。
走马斗鸡年少趣,椎牛酾酒军中乐。
到而今、浑似梦中看,休休莫。
江湖路,西风恶。
霄汉志,秋云薄。
更那堪州铁,铸成重错。
当贵买臣毋足羡,知非伯玉真能觉。
问心期、应有海翁鸥,山人鹤。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
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
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
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
出而作,入而息。
美可茹,鲜可食。
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
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西风吹上牛头,天涯慰此人情耳。
斜阳任晚,青山全似,故人知己。
迤逦归来,须臾懒去,桂华犹未。
待冰轮推上,梧桐树了,更儿是、点儿几。
满眼碧天如洗。
便分明、水晶宫里。
区区玩事,一觞一咏,一灯而已。
欲待无眠,争如且恁,有无穷意。
怕嫦娥,隔窗偷看,须下却、帐儿睡。
东南一气当春,便从黄钺登台斗。
紫皇举此,亨屯济泰,属之公手。
淮浦烽销,未央觞献,捷传清昼。
庆太平朝野,駸駸重见,昔淳化、今嘉祐。
史观年编新就。
看勋庸、光前垂後。
三槐鼎盛,双椿盘固,古今希有。
宴侍龙颜,欢承鹤发,相期长久。
问前朝,相业谁同,八九十、迈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