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僻无人行,夜雨长秋草。
山僧出迎客,落叶不曾扫。
寺僻无人行,夜雨长秋草。
山僧出迎客,落叶不曾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日寺庙景象。"寺僻无人行",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寺庙地处偏僻,少有人迹的环境,透露出一种孤寂和宁静。"夜雨长秋草"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秋雨连绵,使得寺中的草木更加繁茂,却也显得荒凉,增添了诗的凄清之感。
"山僧出迎客"则转而引入人情,山中僧人为了迎接访客,尽管寺内落叶堆积,仍未及清扫,显示出僧人的热情好客与生活的简朴。这一细节在寂静的环境中尤为突出,给人以温暖的人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僧人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寂静与热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情世故的体察,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春到无言,春归似梦,迅如逝水流船。
多愁多病,羸躯挨过年年。
今年花事虽逢闰,祝封姨、更要相怜。
莫将他、堕粉飘香,断送如烟。
枝头渐已成青子,怪游蜂浪蝶,逐日常川。
何事飞花,偏教先到愁边。
伤春自吊埋香冢,葬胭脂、净土长眠。
五更头、风风雨雨,老却啼鹃。
十年魂梦柴荆,无端悽断家山破。
东陵剪蔓,南山扫秽,得归聊可。
此祸何来,风车雷斧,颓云狂堕。
叹焦原如洗,寒枝莫拣,青衫被,缁尘涴。
画里林阴独坐。絷乌飞、隙驹轻过。
枯筇憖负,黄杨庭角,绿槐门左。
乡树回看,茫茫云物,重重烽火。
问何当料理,青蓑绿笠,更沧江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