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记得塞天曾见惯,薰风时节到辽城。
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记得塞天曾见惯,薰风时节到辽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以玉龙山为背景,峰峦在月色下失去了翠绿的屏障,显得格外宁静。诗人将自然界的白榆和人间未知的瑶草相提并论,暗示了天地间的奇妙与未知。清晨的猎火在烟雾中摇曳,傍晚的红霞映照在仙楼之上,增添了诗意的色彩。诗人回忆起曾在塞外辽阔之地,经历过薰风季节的美景,表达了对邳州八景之一岠峰霁雪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邳州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与记忆。
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
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
独眠百感秋夜情,孤城急雨中闻更。
明朝览镜视鬓发,不知白从何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