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新词,击碎唾壶,悄然以悲。
任邯郸枕上,重裀列鼎,大槐宫里,貂锦蛾眉。
未了功名,难消磊块,不向空门何处归。
又底事、问安期高誓,乞取刀圭。茫茫大造谁知。
况世上、原无真是非。
彼南华齐物,呼牛呼马,灵均呵壁,将信将疑。
我赋三章,为君七发,得愈头风或有之。
掀髯笑、望西山一带,暮雨迷离。
读罢新词,击碎唾壶,悄然以悲。
任邯郸枕上,重裀列鼎,大槐宫里,貂锦蛾眉。
未了功名,难消磊块,不向空门何处归。
又底事、问安期高誓,乞取刀圭。茫茫大造谁知。
况世上、原无真是非。
彼南华齐物,呼牛呼马,灵均呵壁,将信将疑。
我赋三章,为君七发,得愈头风或有之。
掀髯笑、望西山一带,暮雨迷离。
这首《沁园春》是清代诗人曹贞吉的作品,通过“读罢新词”引出对人生、功名与世事的深沉思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如南华子、屈原的追思,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开篇“读罢新词,击碎唾壶”,以击碎唾壶的动作表达出读完新词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作品的欣赏,也有内心的激荡与感慨。接着,“悄然以悲”直接点明了这种悲凉的情绪,暗示了词人对人生、功名的深刻反思。
“任邯郸枕上,重裀列鼎,大槐宫里,貂锦蛾眉”四句,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景象,从梦境到现实,从富贵到权贵,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未了功名,难消磊块,不向空门何处归”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功名未遂的遗憾与对出路的迷茫,暗示了寻求解脱的渴望。
“又底事、问安期高誓,乞取刀圭”两句,借用了仙术的典故,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
“茫茫大造谁知”一句,感叹于世事的广阔与复杂,无人能完全理解,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况世上、原无真是非”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世事的怀疑态度,认为是非善恶在世间并无定论,充满了对人性与道德的反思。
“彼南华齐物,呼牛呼马,灵均呵壁,将信将疑”几句,分别引用了庄子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哲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中真假难辨的困惑。
“我赋三章,为君七发,得愈头风或有之”几句,表明了词人希望通过创作来治愈内心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鼓励。
最后,“掀髯笑、望西山一带,暮雨迷离”两句,以轻松而又略带忧郁的语气结束,展现了词人面对复杂人生的豁达与乐观,同时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并存。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典故的融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功名、道德、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