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章长此镇名山,皈佛偶参罗汉果;
释藏即今开杰阁,因缘遍兆吉祥花。
宸章长此镇名山,皈佛偶参罗汉果;
释藏即今开杰阁,因缘遍兆吉祥花。
这首诗描绘了西禅寺法堂的庄严与神圣,通过“宸章”、“名山”、“佛”、“罗汉果”、“释藏”、“杰阁”、“因缘”和“吉祥花”等词汇,营造出一种宗教氛围浓厚、充满智慧与祥和的意境。
“宸章长此镇名山”,“宸章”指的是帝王的御笔或诏书,这里象征着权威与永恒,表达了法堂作为神圣之地,将永远守护在名山之巅,寓意着佛法的长久传承与守护。
“皈佛偶参罗汉果”,“皈佛”表示归依佛教,而“罗汉果”则是佛教中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圣者的象征,这里暗示了法堂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中心,也是修行者追求觉悟的场所。
“释藏即今开杰阁”,“释藏”指的是佛教经典,这里指法堂内存放着丰富的佛教文献,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宝库。“杰阁”则形容法堂建筑的雄伟壮观,体现了对佛法的崇敬与尊重。
“因缘遍兆吉祥花”,“因缘”是佛教术语,指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这里用来表达佛法的传播与实践,如同花朵般遍地开放,预示着佛法的广泛影响与普度众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西禅寺法堂作为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佛法对人们心灵的启迪与净化作用,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美好的祝愿。
萧萧狱曹掾,有堂名范公。
岁月益已久,父老传清风。
维时狴牢下,枉直情毕通。
太守异趣舍,挺然不回从。
事事争救之,粉屏记其终。
殆公三年归,字满无所容。
官小俸禄薄,家居率穷空。
卖马以自给,徒行气弥充。
后公在朝廷,搢绅伏其忠。
三黜坐正谏,流离成老翁。
我欲绘公像,置祠狱官中。
公名塞天壤,文字未易工。
不若揭以榜,因之晓愚蒙。
后来仰高山,相与传无穷。
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
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
弄月似浮金屑水,飘风如舞曲尘场。
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
浓阴结秋意,疏林啸松声。
时节感壮怀,挈酒慰友生。
友生冰玉士,节行映古清。
十五簪儒冠,四十无华缨。
家贫道弥富,身困誉益荣。
殷勤数宾侣,足趋颜巷轻。
高斋面幽圃,脩筠拥轩楹。
班班寒露丛,竟吐篱下英。
食具简且洁,盘蔬亦晶明。
饮适言笑和,至乐不乱情。
郁然兰芷芬,薰灼通心诚。
因嗟朝市间,利欲空自兵。
清风卷云天雨霜,众星灭没月腾光。
纷纭六幕含苍苍,莹如冰壶察毫芒。
太虚真人河汉旁,攀援桂枝曳霓裳。
紫贝为阙白玉堂,珠筵瑶席罗羽觞。
倚风微吟声抑扬,揖我起游谓我臧。
左骖蛟螭左凤凰,倏忽万里天路长。
尘埃下土殊茫茫,乐如何其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