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枝上鸟,终日叫思归。
如斯羽翼全,何不望乡飞。
高枝枝上鸟,终日叫思归。
如斯羽翼全,何不望乡飞。
这首诗名为《题思归鸟》,是宋代诗人潘阆所作。诗中以高树上的鸟儿为象征,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高枝枝上鸟”,描绘了鸟儿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的情景,暗示了鸟儿的孤独和远离家园的状态。接着,“终日叫思归”则直接揭示了鸟儿内心的情感,它整日呼唤着回归,显示出对家乡的无尽渴望。
诗人进一步通过设问“如斯羽翼全,何不望乡飞”,提出了一个反问:既然鸟儿拥有飞翔的翅膀,为何不展翅向着故乡的方向飞去呢?这实际上是对游子自身境遇的隐喻,暗示他们虽然有能力离开,但现实的束缚或内心的犹豫使他们无法轻易实现归乡的愿望。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情于物,以鸟鸣唤起读者对思乡之情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端正九秋月,今夜始生明。
扬辉毓秀,飘然海上跨长鲸。
认得灵均初度,直用望舒为御,重耀紫枢庭。
何事乘槎使,尚藉执圭卿。合东西,瞻使节,镜中行。
腾腾渐渐,绕枝乌鹊不须惊。
太白擒胡了未,即墨降城安否,玉斧仗修成。
圆却山河影,捣药兔长生。
十里涟漪陆瑁湖,一亭幽绝重先居。
云根数朵排青闼,泉沫双流溅绿裾。
竹锁断桥飞雁鹜,荷侵凉槛荫龟鱼。
洛园还许人同乐,时向林间望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