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九秋月,今夜始生明。
扬辉毓秀,飘然海上跨长鲸。
认得灵均初度,直用望舒为御,重耀紫枢庭。
何事乘槎使,尚藉执圭卿。合东西,瞻使节,镜中行。
腾腾渐渐,绕枝乌鹊不须惊。
太白擒胡了未,即墨降城安否,玉斧仗修成。
圆却山河影,捣药兔长生。
端正九秋月,今夜始生明。
扬辉毓秀,飘然海上跨长鲸。
认得灵均初度,直用望舒为御,重耀紫枢庭。
何事乘槎使,尚藉执圭卿。合东西,瞻使节,镜中行。
腾腾渐渐,绕枝乌鹊不须惊。
太白擒胡了未,即墨降城安否,玉斧仗修成。
圆却山河影,捣药兔长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夜景,月亮刚刚升起,诗人借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端正九秋月,今夜始生明"表达了对月亮美丽场面的欣赏,而"扬辉毓秀,飘然海上跨长鲸"则展示了诗人的豪放与幻想,仿佛自己化身为神灵,乘着龙骑行于海上。
接下来的"认得灵均初度,直用望舒为御,重耀紫枢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现实的意境,其中"灵均"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诗人似乎在与神话沟通,使用望舒作为交通工具,体验着不凡的境界。
然而,在"何事乘槎使,尚藉执圭卿"这里,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关切。"槎"是一种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而"圭"则是古代朝廷官员手持的仪式用具,这里可能在表达对命运或官方职责的某种思考。
随后,诗人又转向自然景观:"合东西,瞻使节,镜中行。腾腾渐渐,绕枝乌鹊不须惊"描写了一个平和安静的夜晚场景,月亮在水面上投射出光芒,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太白擒胡了未,即墨降城安否,玉斧仗修成。圆却山河影,捣药兔长生"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太白指的是李白,这里可能在借用李白的诗意来表达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和谐统一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