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
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
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
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
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
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
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高洁品格和他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表明隐士已经远离尘世,将自己隐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说明人们通过他的姓氏来称颂他的美德。"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则强调了隐士与这座山的不解之缘,他的美德将如同恒星般流传千年。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表达了即便没有猿鹤相伴,但自然景观依旧清幽,这种境界更显得出尘世的喧嚣。"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隐士回忆起过去在这里居住时的情景,不禁自豪地笑对那些繁文缛节的人世纷争。
接着,诗人通过"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来赞颂这位隐士继承了古代圣贤的高风亮节。"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则表明他像古人一样播撒美德,并且他的教化影响远及周围地区。
最后,"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可能是诗人对隐士的期许或赞美之词,表达了对隐士持守正道、不随波逐流的钦佩。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隐士德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高尚情操和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