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山峻岭中的幽深路径,通往一处高岩之巅。诗人沿着蜿蜒小径穿行于苍翠之间,三次歇息后终于登顶,站在那里俯瞰下方的平地。他回忆起过去这里曾有宝藏发掘,夜晚时分散发出神秘的光芒。如今,虽然石缝依旧可见当时的痕迹,但篝火的记忆犹在。
诗人感慨时光变迁,自然的盈亏变化难以捉摸,而这种开合的秘密只有神灵才能揭示。山顶的空房内,仅有一名老僧独居,寒夜中他的骨头都感到冰冷,难以入眠。整首诗借景抒怀,寓含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沉思。
魏公圣人徒,志比曾闵肩。
讲道振西蜀,学子从如烟。
一朝动九重,黄纸飞传宣。
郡吏俛负弩,小夫争执鞭。
持议或矛盾,风云俄变迁。
时相既侧目,众口森戈鋋。
汉世锢党人,唐贤投浊川。
渠阳一掬水,岂纵蛟龙旋。
所赖坦荡怀,安土乐其天。
福坡采秋薇,书堂酌星泉。
教覃儒化远,身老士节坚。
啾啾鬼蜮辈,粪壤何足捐。
空堂仰遗像,清风犹洒然。
残编等白璧,愿为浮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