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忽中晦,阳春春陨霜。
儿生未识父,姑老谁扶将?
呜呼养姑心,引誓独永亡。
仰无一瓦庇,俯无立锥场。
宵机乱头绪,昼哭成徊徨。
赋命谅使然,苦节良自伤。
身前一世短,身后百世长。
慨彼《梅花》诗,永媲《黄鹄》章。
白日忽中晦,阳春春陨霜。
儿生未识父,姑老谁扶将?
呜呼养姑心,引誓独永亡。
仰无一瓦庇,俯无立锥场。
宵机乱头绪,昼哭成徊徨。
赋命谅使然,苦节良自伤。
身前一世短,身后百世长。
慨彼《梅花》诗,永媲《黄鹄》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盛氏的节妇在艰难生活中的悲惨境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她面对生活的种种困苦,尤其是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无助。
首句“白日忽中晦,阳春春陨霜”以自然界的反常现象隐喻社会环境的恶劣,暗示了主人公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接着,“儿生未识父,姑老谁扶将?”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面临的家庭困境,即孩子还未见过父亲便已离世,年迈的婆婆无人照顾,凸显出她的责任之重和生活之艰辛。
“呜呼养姑心,引誓独永亡。”表达了盛氏对婆婆的深情厚意以及为了照顾婆婆而作出的承诺,即使面对死亡也坚守不渝。接下来,“仰无一瓦庇,俯无立锥场”形象地描绘了她生活的贫困与无助,无处栖身,无地立足。
“宵机乱头绪,昼哭成徊徨。”描述了她夜晚思绪纷乱,白天则因悲伤而行动迟缓,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最后,“赋命谅使然,苦节良自伤。”承认命运的无奈,但强调了她坚守贞节的决心,尽管这让她深感痛苦。
“身前一世短,身后百世长。”指出生命虽短暂,但美德与精神将流传久远,赞美了盛氏的高尚品质。结尾“慨彼《梅花》诗,永媲《黄鹄》章。”以梅花和黄鹄为喻,表达了对她品格的崇高赞誉,认为她的事迹将如同梅花般高洁,黄鹄般卓绝,永远被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盛氏生活困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女性的坚韧与伟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光辉。
水拂风裙,路攀虹带,逆著崖流堪上。
高欲拿云,危如驱石,劈破丹扉分两。
满壑青如滴,衬天外、烟波摇荡。
照来镜样湖光,凝眸真觉清旷。称我登临幽赏。
共俊侣清游,俯仰何妨。
刻翠题诗,选红酹酒,山也笑容相望。
可惜寻春晚,只剩得、紫苔花放。
谁送樵归,夕阳斜阁青嶂。
抹丽馀香,霜柑未破,月冷苑墙宫树。
刚挂银鱼,转忆蕉林深处。
妒橙黄、纤手初擎,羞橘绿、樱桃微注。
最堪怜、瓯越才来,北方佳果还如许。
故园莼菜渐老,青李来禽又过,应添愁绪。
酷爱清芬,閒写断肠新句。
江路远、红友无凭,倩乌丝、苔笺裹去。
笑连枝,合掌和南,散花深夜雨。
满泛觥船酒。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
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
恰逢着、小春时候。
回首兰亭风日美,念书从、宛委山中授。钱一个。
今何有。霜摧宣武门前柳。
看多少、邹枚词客,徵车辐辏。
咸向纱橱听玉笛,急管哀弦徐奏。
只当日、庐陵堪偶。
白练裙拖鹅换字,爱使君、醉染霜毫透。
谁不羡,会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