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闾丘处士》
《赠闾丘处士》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qiūchùshì
táng / bái

xiánrényǒunǎizàishātángbēi
zhúyǐngsǎoqiūyuèluòchí

xiánshānhǎijīngsànzhìyáowéi
qiědāntiánjiāsuìkuànglínzhōng

zhuóquànfāngjiǔyuánshūpēngkuí
néngshùtáowèijiémáo

注释
贤人:有道德才智的人。
素业:传统的行业。
沙塘陂:河边的沙地。
竹影:竹子的影子。
秋月:秋天的月亮。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
古池:古老的池塘。
山海经:古代的一部地理和神话书籍。
散帙:打开书卷。
遥帷:远方的帷帐。
田家乐:田园生活之乐。
旷:期待,渴望。
野酌:野外饮酒。
芳酒:美酒。
露葵:清晨的葵菜。
树桃李:种植桃树和李树。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翻译
贤德之人有他们的传统行业,就在那沙塘陂边。
竹子的影子轻拂过秋天的月光,荷花衣裳飘落在古老的池塘。
悠闲地阅读《山海经》,书卷散开在远方的帷帐旁。
沉浸于田园乐趣中,于是期盼着早日回归山林。
野外畅饮美酒,用园中的蔬菜烹饪新鲜的露葵。
如果能在那里种上桃树和李树,就为我建一所茅草屋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人在自然中隐居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贤人有素业”说明此人品德高尚,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志业,而“乃在沙塘陂”则表明他选择了退隐山林的生活方式。“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贤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丽,竹影在秋夜的月光下轻拂,荷花在古老的池塘边缓缓飘落,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安逸感。

“闲读山海经”表明贤人在隐居生活中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而“散帙卧遥帷”则进一步强化了他生活上的悠然自得。接着,“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显示出诗人对于这种田园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向往,他享受着农事带来的乐趣,也在林间定下了久居的打算。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两句描绘了一种简单而愉悦的饮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品尝美酒,与园中的蔬菜一起烹饪着露水沾湿的葵菜,这些都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构想。

最后,“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隐居之地栽种桃李,结成茅屋,以此作为自己的归宿。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改造,也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统分稻晚归二首·其二

薄酒不自酌,夕阳须汝归。

橘包霜后美,豆荚雨中肥。

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

老怀忧自切,道眼看皆非。

(0)

秋晚雨中作

新雁南来岁又残,萧萧风雨暗江干。

客疏似悉尔来病,酒薄不禁如许寒。

草络篱头花尚碧,树当浦口叶初丹。

醉来且拥黄紬睡,莫问何时后土乾。

(0)

秋日次前辈新年韵五首·其五

残年垂九十,雪鬓不胜繁。

卖屦籴炊米,典衣租废园。

山深云满屋,夜静月当门。

邻曲时相过,扶行赖稚孙。

(0)

残暑得小雨颇凉

午暑不可触,忽惊如许凉。

轩窗云作暝,草木雨生香。

蒲叶先秋霣,蝉声入夜长。

自欣无一事,岸帻倚胡床。

(0)

昼卧

秋暑侵人气力微,烧香高枕掩斋扉。

弄姿野蘤晴犹敛,作态江云晚未归。

身外极知皆梦事,世间随处有危机。

故山松菊今何似,晚矣渊明悟昨非。

(0)

雨夜

羸躯对影怆馀龄,追念平时只自惊。

夏木正浓桐叶坠,秋风未起草虫鸣。

蠹鱼似是三生业,汗马难希百世名。

小雨迎凉何所作,北窗还对短灯檠。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