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zhōngnánshānguòshānrén宿zhìjiǔ
táng / bái

cóngshānxiàshānyuèsuírénguī

quèsuǒláijìngcāngcānghéngcuìwēi

xiāngxiétiánjiātóngzhìkāijīngfēi

绿zhúyōujìngqīngluóxíng

huānyánsuǒměijiǔliáogònghuī

chángyínsōngfēngjìnxīng

zuìjūntáorángòngwàng

注释2

1、碧山:指终南山。

2、翠微:青翠的山坡。

3、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

4、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5、机:世俗的心机。

翻译
傍晚时分从碧绿的山脚下归来,山月伴我一路归途。
回首望去,那来时的小路在苍翠的山色中若隐若现。
我们携手来到农家,孩子们打开柴门迎接。
绿色的竹林深入小径,青藤轻拂过我们的衣裳。
在这里愉快交谈,美酒共饮,暂时歇息。
高声歌唱松间的清风,直到银河中的星星稀疏可见。
我已沉醉,你亦快乐,我们忘却世间烦忧,悠然自得。
译文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直跟随着我归来。

回头望下山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偶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来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中的幽深小径,树枝上下垂的藤蔓拂着行人衣裳。

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长歌一曲松风和鸣,一曲唱罢已是星光稀微。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欣愉悦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赏析

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都用赋体写成,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首句“暮从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和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无一字虚设。“山月随人归”,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则可知。

  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

  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

  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得所憩”不仅是赞美山人的庭园居室,也为遇知己而高兴。因而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长歌,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句中青松与青天,仍处处绾带上文的一片苍翠。至于河星既稀,月色自淡,这就不在话下了。最后,从美酒共挥,转到“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酒后的风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机巧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这首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是受陶潜诗的影响,然而两者诗风又有不同之处。陶潜的写景,虽未曾无情,却显得平淡恬静,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类,既不染色,而口气又那么温缓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

  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似已大为掩抑收敛了。“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是一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就使人觉得李白挥酒长歌仍有一股英气,与陶潜异趣。因而,从李白此诗既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又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赞美。诗人在暮色中下山,月亮伴随着脚步回家,这种描写给人以安宁、平静之感。而“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则表现出诗人对经过路途的回望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表达了诗人到达农家,与当地居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生活的场景。这里“相携”一词传递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而“童稚开荆扉”则描绘了一幅纯真、欢乐的画面。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诗人在穿行于绿竹环绕的小路上,青萝(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的触感增添了亲密与自然交融的一幕。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这一句表达出人们在美好的环境中畅饮、欢聚的情景。“欢言”指的是愉快的对话,“美酒”则是宴会上不可或缺的享受,而“聊共挥”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乐情绪。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这里,诗人在大自然中吟唱着长篇歌谣,与松风相伴,与天上的繁星遥相呼应。这种境界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趣。

最后,“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表达出诗人在饮酒中找到快乐,与友人们一同沉浸在欢乐之中而忘却烦恼和忧愁。"陶然"形容一种心满意足、无忧无虑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享受生命乐趣的情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记录,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赞颂。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画菜·其二

高田宜种蔬,下田宜种穑。

岁馑与饥同,安敢望肉食。

雨馀理荒畦,甲拆资地力。

会看根本长,取之戒勿亟。

天公怜我贫,此物颇不啬。

便如终岁谋,十瓮拟可得。

今笑披画图,流涎欲沾臆。

长能咬菜根,天下无此色。

(0)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其四南屏雪钟

翠屏化作玉千层,楼近钟疏恍若凭。

和雪送来清沥沥,穿云透出慢腾腾。

华鲸谩意秋号月,铁马浑疑夜响冰。

一百八声才击罢,雷峰又点塔中灯。

(0)

南明轩为指南宗上人赋

山对南明景益奇,轩因高敞望偏宜。

倚窗好寄陶潜傲,留客须吟杜甫诗。

陇月更圆谁共宿,碧云暮合尔同思。

如何又向东林去,漏刻连花礼六时。

(0)

镜湖渔隐

家住镜湖流水东,门前日日藕花风。

酒船不用寻狂客,渔钓犹能学放翁。

九鼎一丝轩冕外,千岩万壑画图中。

沧浪歌罢无人听,惆怅归来月满空。

(0)

白云堆为朗元白上人赋

要使闲身到处闲,白云堆里著禅关。

龙归不觉袈裟湿,犬吠方知杖锡还。

有用一时苏大旱,无心终日在空山。

万松岭上何人屋,秪许平分住半间。

(0)

送刘本中归海昌

泮宫乐育万菁莪,折柳西湖奈别何。

鹦鹉莫题当日赋,骊驹须唱旧时歌。

新居近海鱼虾贱,旧学闻诗草木多。

绿发交游今白发,河梁携手重吟哦。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