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饥民久吁天,天开上瑞岂徒然。
深潭龟拆寒莎底,浅土蝗遗宿麦边。
厉气已消除日后,祥霙飞堕晓风前。
醉吟楼上瀛洲客,为记三登第一年。
亿万饥民久吁天,天开上瑞岂徒然。
深潭龟拆寒莎底,浅土蝗遗宿麦边。
厉气已消除日后,祥霙飞堕晓风前。
醉吟楼上瀛洲客,为记三登第一年。
此诗描绘了一场冬日的雪景,并融入了时事与个人感怀。开篇“亿万饥民久吁天,天开上瑞岂徒然”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以及对上天恩泽的期待。在饥荒频仍的情况下,上天终于降下恩泽,但这是否只是虚幻无常呢?
接下来的“深潭龟拆寒莎底,浅土蝗遗宿麦边”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雪后的宁静与和谐。深潭之中,龟壳被破,露出其下的冷草;而浅土间,小虫留下足迹,皆在诉说着大地在严冬后依旧有生命之迹可循。
“厉气已消除日后,祥霙飞堕晓风前”两句,则转向了雪后的清新和谐景象。凛冽的寒流已经散去,预示着恶劣天气的结束;而祥瑞之气,如细雨般降临,伴随着拂晓时分的微风,带来了吉祥与生机。
最后,“醉吟楼上瀛洲客,为记三登第一年”一句,是诗人在楼上仰望雪景,心中回忆起往事。作为一个远离家乡的旅客(“瀛洲客”),诗人通过饮酒以忘忧愁,借此纪念自己第三次踏足高位的第一年时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更透露着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个人情感的沉淀。
健脚担我装,引我河壖行。
西来落叶风,厉与高沙撄。
黄流势多阻,掠岸无雄声。
远从楚山末,荡薄残阳明。
楚山如我眉,苦含憔悴青。
残阳如我愁,惨照横八溟。
黄流如我心,急去无留停。
使我惝恍中,百念违平生。
沽帘出茅店,坐且浊酒倾。
自扑衣上埃,略使肢骨轻。
万鸟趋过前,四望云欲冥。
醉还击箸歌,闻者多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