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
会得主人将雅意,欲教邻境伏香名。
全开正弄朝霞色,半谢犹含暮雨情。
只上宾筵共一醉,也胜浑不见芳英。
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
会得主人将雅意,欲教邻境伏香名。
全开正弄朝霞色,半谢犹含暮雨情。
只上宾筵共一醉,也胜浑不见芳英。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芬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以对比的手法,将遥远边地的荒凉与牡丹盛开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叹之情。牡丹花仿佛将洛阳的繁华景象带到了咫尺之间,让人心生向往。
颔联“会得主人将雅意,欲教邻境伏香名。”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牡丹花主人的敬意。主人不仅赠予了珍贵的牡丹,更传递了一种高雅的情趣,希望牡丹的香气能传遍四方,留下美好的名声。
颈联“全开正弄朝霞色,半谢犹含暮雨情。”生动描绘了牡丹花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姿态。早晨时分,牡丹全开,仿佛与朝霞争艳;傍晚时分,部分花朵凋谢,却依然蕴含着雨后的湿润与深情,展现出牡丹花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韧性。
尾联“只上宾筵共一醉,也胜浑不见芳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牡丹之美,共饮美酒,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即使不能天天欣赏牡丹的芳华,但与好友相聚,共享这份美好,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美好时刻的追求。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馀。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沉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侯家故吏歌声发,逸处能高怨处低。
今岁洛中无雨雪,眼前风景是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