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住向人间久,冷落云林直至今。
磴道尚堪重著屐,石床谁复更横琴。
千章古木经残烧,一线清泉下浊涔。
剩有风流在樵牧,隔桥吹笛学长吟。
山翁住向人间久,冷落云林直至今。
磴道尚堪重著屐,石床谁复更横琴。
千章古木经残烧,一线清泉下浊涔。
剩有风流在樵牧,隔桥吹笛学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以及寒瀑洞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痕迹。首联“山翁住向人间久,冷落云林直至今”开篇即点出山翁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云林冷落,岁月静好。接着“磴道尚堪重著屐,石床谁复更横琴”两句,通过登山道和石床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有偶尔的琴声打破这份宁静。
“千章古木经残烧,一线清泉下浊涔”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古木历经沧桑,清泉流淌不息,虽有火灾的痕迹,却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大自然的坚韧与美丽。最后,“剩有风流在樵牧,隔桥吹笛学长吟”以樵夫牧童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笛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将诗中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翁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动人。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
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
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
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沈埋见亦羞。
最称风亭批碧简,好将云窦渍寒流。
君能把赠闲吟客,遍写江南物象酬。
懒移金翠傍檐楹,斜倚芳丛旧态生。
唯奈瘴烟笼饮啄,可堪春雨滞飞鸣。
鸳鸯水畔回头羡,豆蔻图前举眼惊。
争得鹧鸪来伴著,不妨还校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