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
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
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
这是一首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深邃的思想情感。开篇“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绐出枯桑与巨大的青蛙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自然景象,诗人可能在暗示着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接着“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两句,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们争抢青蛙手臂的场景,即使箭矢射向它也不中的荒谬情形。这可能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某种现象,比如权力斗争或者对资源的无序争夺。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带着一种渺茫感,如同在做梦一样。这里的“贤禄”可能指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或美好的命运。
下面的“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两句,通过对古代圣人智慧的话语无法表达和传承的困境,来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更新换代的一种无奈和哀愁。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则是通过对蛟龙搏斗在汹涌澎湃的河流中,以及人们从中捕捉其牙角的情形,来象征着权力争斗中的激烈和残酷。
“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两句,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来描绘出一种隐逸自守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丹穴”可能指的是道教修炼之地,而“家家畜孤凤”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不羁的精神追求。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两句,通过对战争中儿童嬉戏以及战场上的血腥景象的描绘,来抒发对于和平与战争的反思。
最后,“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则是诗人在问及,即使那些被遗忘的祭祀之神,如果它们仍有感应,它们又怎样能够阻止那无尽的悲哀和愁绪呢?这里“社鬼”指的是古代祭祀土地之神,而“秋恸”则是秋天特有的那种萧瑟、凄凉的情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
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
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不待求田问舍。
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
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休言嗽咽,莫说存想。吞霞服气虚妄。
打坐持功,抽手挽脚劳嚷。
采战神丹散失,服还元、水火不当。
端的处,是无为至理,最堪倚仗。
心好逍遥快乐,做逍遥快乐,常教豁畅。
神好清闲供应,清闲坦荡。
冲和自然成宝,得亘初、一点明朗。
神光灿,现本来面目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