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龙眠紫气多,登临聊和《采芝歌》。
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过。
乌鹊横空秋有影,银河垂地水无波。
遥知题柱凌云客,天近应闻织女梭。
洞口龙眠紫气多,登临聊和《采芝歌》。
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过。
乌鹊横空秋有影,银河垂地水无波。
遥知题柱凌云客,天近应闻织女梭。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三衢马太守昂夫索题烂柯山石桥》描绘了烂柯山的神秘与壮丽景象。首句“洞口龙眠紫气多”以神话色彩开篇,暗示山中蕴含着祥瑞之气。诗人登临此地,不禁吟唱起《采芝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接下来,“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过”借烂柯仙子和鞭石神人的传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想象这里曾有过仙人踪迹。乌鹊横空秋影,银河垂地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水波不兴则更显静谧。
最后两句“遥知题柱凌云客,天近应闻织女梭”,诗人想象那些志向高远的文人墨客,以及织女的纤纤玉手在天边编织云锦,寓言了追求卓越的理想和对天上人间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赎汾阳,呼杜甫,笑脱锦裘舞。
古柳千条,还识酒人否。
夜来铁笛声高,徘徊骑鹤,更何处、渔阳颦鼓。
旧游处。荒草空嵌唐碑,飞仙已归去。
憔悴青衫,诗瘦向谁语。
忆他春在楼中,登楼更苦,恰剩得、满楼烟雨。
荼蘼散雪。到此花谢后,春便消歇。
劫里昆池杨柳,依然柔条,定又堪折。
雕梁得似卢家否,有旧日、红襟能说。
道庾郎、遥赋江南,更为夕阳愁绝。
莫问长安近事,故人幸好在,珍重华发。
可奈花阴,蝶舞蜂喧,又是声声啼鴂。
悬知石老云荒后,尚未忘、照帘斜月。
怨塞鸿、空寄瑶函,不附半轮残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