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嚣尘作道场,偶从难弟识元方。
是非于我休相管,去住如君且不妨。
水上葫芦浮逼逼,天中云月露堂堂。
种松道者今何去,好好重来觌面商。
借得嚣尘作道场,偶从难弟识元方。
是非于我休相管,去住如君且不妨。
水上葫芦浮逼逼,天中云月露堂堂。
种松道者今何去,好好重来觌面商。
这首诗是明代成鹫所作的《挽陈章甫居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道家生活的向往。
首联“借得嚣尘作道场,偶从难弟识元方”,诗人借用了世俗的喧嚣作为修行的场所,偶然间通过弟弟认识了元方,暗示了在纷扰的世间也能寻得内心的宁静与道义的真谛。
颔联“是非于我休相管,去住如君且不妨”,诗人表达了对是非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去留都应顺其自然,体现了超脱世俗、随缘自在的生活哲学。
颈联“水上葫芦浮逼逼,天中云月露堂堂”,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水上葫芦随波逐流、天中云月明亮照人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飘忽不定与宇宙的浩瀚无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尾联“种松道者今何去,好好重来觌面商”,诗人以种松为喻,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并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人生与道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道家精神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也蕴含了对道家生活理想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与哲学思考。
绿树深庭院。
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问讯余芳,糁迳碎红千点。
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
晴思软。
春光几放,费人裁翦。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
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
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
屏画掩。
屏上数峰青远。
画楼帘半卷,倩谁觅、凤箫音。
记待月梅边,笼香酒後,私语屏阴。
匆匆佩珠暗解,断归鸿、消息两沈沈。
前度刘郎易老,旧时飞燕难寻。
罗襟。
薄有泪痕侵。
钗股暗黄金。
向宝奁密看,绫笺小字,长是惊心。
登临漫劳眺远,但青山、杳隔暮云深。
曾傍湾击马,紫骝嘶度平林。
两株烟柳荒城外,依依暮帆曾驻。
小扇障尘,轻舆贴岸,谁料重行吟处。
流光暗度。
怅兰溆春移,苇汀秋聚。
可奈清愁,快呼艇子载将去。
中年怀抱易感,甚风花水叶,犹似孤旅。
伴鹤幽期,随莺乐事,还是情乘意负。
衣尘帽土。
但镜堪羞,贺囊偏□。
待报山灵,莫教云壑妒。
肌雪浮香,见梅花清姿,漫劳凝伫。
淡粉最娇,羞把春□,长记寿阳眉妩。
绿苔深迳寻幽地,谁相伴、凌波微步。
翠鸳冷,芳尘路杳,旧游何处。
不信重城间阻。
终没个因由,寄声传语。
宝炬凝珠,彩笔呵冰,密写断肠新句。
月寒烟暝孤山下,羞吟□、断桥边去。
遮愁绪。
丹青怎生画取。
曙色开晴,轻飔敷暖,日影才经檐角。
倦来芳径,且倚阑干,触地新愁粘著。
长日如年,可堪恨雨丝丝,梦去漠漠见鸣禽递响,乳莺梳翅,痴愁方觉。
凝望处,初绿呈新,陈柯拆旧,忘了一春归却。
不伤花老,只怕花开,解使朱须销铄。
宝扇轻摇,乱抛花片教飞,迎风低掠。
忍重携素手,骤觉一分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