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论交已十春,每从出处见天真。
山中好友初通籍,堂下狂夫老斲轮。
到处一倾元亮酒,醉来还忆季鹰莼。
何妨作客逢生日,吟遍秋风有故人。
与子论交已十春,每从出处见天真。
山中好友初通籍,堂下狂夫老斲轮。
到处一倾元亮酒,醉来还忆季鹰莼。
何妨作客逢生日,吟遍秋风有故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为友人李苍水广文庆祝生日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联“与子论交已十春,每从出处见天真”,开篇即点出两人深厚的友谊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每一次的相聚都让人感受到对方最纯真的本性。这种深厚的情感基础,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山中好友初通籍,堂下狂夫老斲轮”,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两位朋友的不同生活状态。一位是隐居山林,初入仕途的好友,另一位则是年老在堂下操刀磨砺,依然保持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展现了各自的生活选择,也暗含了对不同人生道路的尊重与理解。
颈联“到处一倾元亮酒,醉来还忆季鹰莼”,引用陶渊明(字元亮)和张翰(字季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各种场合畅饮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在醉酒之时还能回忆起故乡的美味——莼菜。这一联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又蕴含了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美食的怀念。
尾联“何妨作客逢生日,吟遍秋风有故人”,则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表达了即使作为客人也能在友人生日之际相聚,共度佳节。同时,诗人期待着在秋风送爽的季节里,能与老友一起吟诗作赋,共享时光的美好。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预示了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岁月、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多年燥吻苍苔砌,秃尽江南石上毫。
五色蛮笺犹有剩,一拳端砚岂胜劳。
萧斋幸预谈宾末,谢墅深降奕思高。
微物供堂方犹豫,丹青笔下枉风骚。
书生都将命乞书,愿身化作蠹书鱼。
蠹鱼生得针来大,日啖银钩三万个。
书生一腹无十围,经炊史酌不曾饥。
君家一编本黄石,积书至今与山齐。
玉川搜肠才一半,邺侯插架端无羡。
如何万卷楼上人,却去黄鹤楼前作宾赞。
翟园不到才几日,寒梢冷叶秋萧瑟。
只有黄花数点明,上照青松下苍石。
记得春头来此嬉,梅花太瘦杏花肥。
巷南巷北皆春色,恰似吾人年少时。
忽怪翟园如许老,园应笑我衰容早。
来岁春光更一来,我衰依旧园还少。